2023-09-11 17:21:07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环渤海新闻网

李君毅:和骗子“抢人”有三“妙招”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记者 吕钊 通讯员 李鑫月 胡月佳)“请问,是秦先生吗?您刚才接到的是诈骗电话,他们是骗子,请不要转账!”唐山市公安局开平分局反诈中心大厅内,李君毅正在用极快的语速讲明来意,与“看不见的敌人”进行着一场博弈。与骗子“抢人”,争取受害者的信任,像这样的劝阻电话,高峰期他一天要拨打百余通。

李君毅,唐山市公安局开平分局刑侦大队三级警长。不到四十岁的他留着利落的寸头,目光平和却笃定。从侦办一般刑事案件,到跨界打击更为“烧脑”的电信网络诈骗,李君毅始终怀抱一颗赤诚之心,一往无前。

反诈第一招:止付止损快字为先

“进行劝阻的黄金时间是发生交易行为的几分钟之内。”在复盘一起成功劝阻止付案例时李君毅总结道:“为了阻止受害人继续付款,诀窍是一个字——‘快’。”

时间回到5月11日的下午5时,开平分局反诈中心接到反诈预警指令,居民李女士疑似遭遇电信诈骗。李君毅紧急开展工作,在对当事女子名下的银行卡进行保护性止付的同时,迅速查找到李女士手机号进行联系。“不要转钱,你被骗了!”李君毅表明身份及来电缘由,对李女士进行劝阻。“为什么冻结我的卡?耽误我刷单赚钱了!”女子声调渐起,根本不相信自己遭遇了电信网络诈骗,不停地抱怨着民警挡了她的“财路”。见女子仍然执迷不悟,李君毅耐心为其讲解了刷单诈骗的“套路”与相似的案例,女子回想自己操作的全过程,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所幸李君毅及时处置劝阻,为其避免了4万元的经济损失。

反诈第二招:研判破局打击为要

能够在短短几分钟内“叫醒”受害者,停止支付,离不开李君毅可以精准揭示出其中的诈骗套路。当然,这并非易事。电信网络诈骗手段日益升级,在这场不见硝烟但仍惊心动魄的战场上,李君毅显得信心十足:“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过猎人的眼睛。”

召开工作会议,总结分析诈骗警情,详细剖析案件特点和诈骗手法,制定防范策略,这是他的每日“晨练”;掌握最新作案手法,不断研究各类骗局劝阻话术,这是他的必做“功课”。自2021年从事反诈工作至今,一年八个月的时间,李君毅的工作记录密密麻麻,足足写满4个笔记本。

“无论何种电信诈骗全离不开资金流与通讯流。”李君毅在笔记本里写道:“斩断‘两卡’如同敲碎犯罪分子的左膀右臂。”为了能够釜底抽薪,更进一步将电信诈骗遏制在摇篮里,他在浩如烟海的“两卡”线索中梳理有效信息,从持卡人身份入手持续追踪研判。千里奔袭,为民挽损。李君毅先后远赴江西、陕西等地开展抓捕工作,并成功冻结涉诈资金100余万元,狠狠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反诈第三招:走访宣传预防在前

从刷单到网贷,从虚拟币到“杀猪盘”,电信网络诈骗层出不穷。一夜暴富的剧情与王子公主的童话撩动着一颗颗浮躁的心,而当真相被揭开,背后却是受害者难言的懊悔。李君毅越发意识到,防范电信诈骗不能只用传统侦查打击方式去应对,工作还要“往前做”。

为让群众多一些警惕和防范意识,他联合社区干部、网格员,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商超等地,花式开展各类反诈宣传活动。在活动广场发宣传单,向宝妈普及网上刷单式诈骗;到居民社区和大爷大妈们打成一片,向老人科普保健品式诈骗;进校园为青少年带来反诈公开课,问答互动中反诈知识入脑入心。

为了向群众揭露电信诈骗的“真实面目”,李君毅由“社恐”变为“社牛”。第一次面对上百名群众宣讲时,他反复练习模拟“授课”。如今一场场讲座下来,宣传反诈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除了在线下拆解诈骗套路,游刃有余地传递反诈信息,他还参与拍摄情景剧等反诈宣传视频,借助短视频平台“刷屏式”宣传反电诈知识。这种接地气的宣传方式赢得了群众的喜爱,截至目前,各大平台观看人次已突破10万次。

李君毅笑言:“骗子行骗不会朝九晚五。”因此,他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随时随地待命,“有时候来案子了,半夜也要起来处理。”

愿“天下无诈”,是李君毅的愿景。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会继续用自己有限的力量,无限接近这个目标。

编辑: 李宁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