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卢山)天地为幕,山水为台。每到周末,或悠扬婉转、或激情豪迈的交响乐音乐会都会在南湖·开滦旅游景区奏响,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在如诗如画的南湖美景中,近距离感受交响乐的独特魅力和文化艺术的浪漫气息。“现在南湖的惠民文化活动太丰富了,以前是看《那年芳华》听戏不花钱,后来在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来这儿看过摇滚音乐会、听过百戏大会,现在每个周末还有了交响音乐会,不用花钱就能欣赏到这么多专业院团、知名演员表演的高水准节目,甚至墨轲这些国外艺术家也到南湖演出,我们的假日生活太丰富了,作为唐山人,真是感到非常幸福!”,经常来南湖观看惠民演出的市民李友峰感叹道。
唐山文旅集团在南湖·开滦旅游景区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演出、场场有亮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归属感,激发城市的文化活力和无限魅力,而这只是我市文化惠民活动常态化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以文化惠民为着力点,坚持权益均等、精准服务,多平台、多渠道、多形式打造富有特色的常态化惠民文化活动,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组织“唐山大舞台”“送戏下乡”“千场电影走基层”等活动,广泛开展群众原创文艺作品征集展演、群众文艺团队“大比武”等,实现了打造百姓舞台、展现群众风采。
“从2016年开始,每年的7月28日我都如约来到唐山,今年是第八次来了。每次来都有新的感触,感觉从城市的规划到建设,唐山都越来越好,不愧是英雄的城市。”在7月28日举行的“建功新时代·感恩英雄城”纪念唐山抗震47周年交响音乐会上,执棒北京交响乐团的指挥家谭利华感慨道。自2016年开始,唐山大剧院纪念抗震交响音乐会作为7月28日剧院标志性的重点演出项目,每年上演均反响热烈,获得了市民的支持和认可。
除此之外,唐山大剧院利用本土文化艺术,将“冀东文艺三枝花”多场演出进行公益推广;借力中国戏曲文化周,在唐山举办“唐人唐韵”评剧票友大赛,为广大评剧爱好者提供展示的舞台;邀请多位“非遗”传承人进行“非遗摊位”展示,与市文旅局合作将文化与剧院融合,让艺术融入观众身边,获得了观众的好评。
歌曲、舞蹈、器乐演奏……7月1日,我市部分文化志愿者在南湖、培仁历史文化街区、启新1889文化创意产业园、开滦国家矿山公园等地进行了街头艺术表演,分别以他们擅长的方式,歌颂党、歌颂祖国,唱响了一曲爱党、爱国的红色主旋律,为广大人民群众献上了一场不同以往的节日文化盛宴。
为着力提升唐山城市文化品位,为城市文化氛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活力,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积极推动“街角遇见艺术”文化活动,鼓励和引导文化志愿者定期深入街边、景区、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以街头“小、微”演艺的方式开展公益性艺术表演,将文化送到群众身边、让艺术随处可见。
今年5月底,“大地欢歌”唐山市乡村文化活动年正式启动,“四季村晚”、“一县一品”特色文化典型案例征集、群众文化赛事活动、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巡演、“大地欢歌”主题摄影、短视频作品的征集展示等13项重点活动,充分展示近年来群众文艺创作、文化遗产保护、乡村旅游发展等方面的成果,丰富了乡村群众文化生活,呈现出新时代乡村文明新气象。
2023年,我市文化馆、演出机构等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推进文艺演出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站、进军营,截至目前已开展2415场。在春风化人、润物无声中,百姓实实在在享受到了文化惠民的福利,而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惠民文化活动也为城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