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3 06:56:36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丰南区开展“日行一善、周明一理、月养一德”养成教育活动

□ 卢建旺 周占领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为进一步筑牢立德树人根基,提升全区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核心素养,践行“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的教育理念,今年以来,丰南区教育局深入开展了“日行一善、周明一理、月养一德”养成教育实践活动,致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优秀品德,取得了显著效果。

精心谋划 养成教育模式整体构建

养成教育一直都是丰南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丰南区教育局坚持守正创新,发布了《深入实施中小学生“日行一善、周明一理、月养一德”养成教育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中小学全面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践活动。

《方案》明确了实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总体目标。“日行一善”,要求学生在每天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得到点滴进步;“周明一理”,让学生每周明白一个道理,既引导学生明白“大道理”,更引导学生明白许多“小道理”;“月养一德”,让学生每月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坚持,习惯优秀才是真正的优秀。”丰南区教育局负责人介绍说,通过“日行一善、周明一理、月养一德”养成教育实践活动,让好习惯入心入脑,为学生一生奠基,从而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崇高情感,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

学生是一个不断成长的个体,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也应当具有连续性。对此,《方案》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对小学、初中、高中3个阶段的行为准则分别作出了详细规定,努力培养学生好学上进、热爱阅读、健康生活、文明有礼、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六个好习惯”,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为确保活动走深走实,该区教育局结合实际制定工作举措,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注重活动牵引,实施文化育人,强化实践体验,将养成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并注重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同时,加强督导检查,组织开展现场观摩展示活动,浓厚活动氛围,辐射带动全区学校增强养成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形成“点上开花、线上出彩、立体推进”的良好局面。

“多点开花”亮点纷呈 丰富载体强化落实

养成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日行一善、周明一理、月养一德”养成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该区各中小学结合自身情况,精心谋划、精准施策,涌现出一批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养成教育“多点开花”、亮点纷呈。

常规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本方式,如何让它变成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抓手?在岔河小学,学校确立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早”“小”“实”“恒”四字方针,分层次、有侧重地展开习惯养成教育。比如,在“早”方面,学校从一年级开始就对学生进行好习惯的培养,所有课任教师耐心细致教授学生如何进行课前准备、书本用具如何摆放等;在“小”方面,培养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再小的事情也要讲规矩,以好习惯为成长奠基。

胥各庄小学在养成教育目标的确定中,设计出学生品德发展的分层次目标。小学一二年级上课、下课立规矩,三四年级校内行走有秩序,五六年级读书写字有才气……实施“三七二十一” 模式(三天、七天、二十一天养成一个好习惯,一学期二十一周不断巩固好习惯),落实三个“管住”(管住嘴,说文明话,不大声喧哗,课上积极发言;管住手,自觉拾捡垃圾,爱护公物;管住脚,出入校、课间按路线礼让右行行走),达成三个“目标”:干净、有序、读书。

道德评价具有激励、调节的作用,能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增添动力、指引方向。丰南四中的星级学生评价体系,涵盖了“星级班级”“好习惯星少年”系列评选活动,实施“二星章”评价体系,从德智体美劳5个维度全面衡量学生发展,让每名学生从入学伊始就参与评比,制定自我发展目标,以激励性评价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西河小学在社团活动方面别出心裁,开设了篮球、舞蹈、五谷画、智享未来、我是小讲师等多个社团项目,充分挖掘学生兴趣爱好,以“社团活动”赋能养成教育。尤其是该校的五谷画社团亮点突出,学生们创作的五谷画作品,弘扬了传统文化,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其中的优秀作品多次在省、市展出,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校园文化。

养成教育,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岔河镇中学打造的“论语”主题校园文化,营造了师儒生雅的校园环境。作为养成教育的资源场域,该校的论语园、桃李园,已经成为滋养学生养成教育的沃土。

此外,辉坨小学“红色校园文化”、经安中学“从一张励志的书桌开始”经典阅读课、岔河中学“两园八点”校园文化……各学校不断丰富养成教育载体,进一步推动养成教育实践活动走深走实、渐入佳境。

涵养好习惯 行而致远显实效

“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好习惯是开启成功的钥匙。在丰南实验学校的校园里,学生着装整齐、尊敬师长、谈吐文雅、上下楼梯井然有序、跑操整齐划一,这是该校学生在养成教育中逐渐形成的崭新面貌。

“学校的养成教育基于以‘和’‘行’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在其沁润熏陶下,学校师风淳厚、学风浓郁、教学质量不断攀升。如今,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已成为全校师生的共识和自觉践行,好习惯与好成绩相得益彰。”该校德育处负责同志说。

整洁明亮的教室、现代化的塑胶操场、醒目漂亮的校园文化墙……今年9月,岔河镇中学校园改造落地见效。与此同时,该校养成教育也在开花结果,同学们用心维护校园环境,用行动树立校园新风,追跑打闹、大声喧哗的场景被彬彬有礼、敏而好学所取代。许多学生有感而发:“行为规范的训练,让我们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养成好习惯,才能为美好生活奠基。”

养成教育助力中学生拥抱更好未来,低学段的学生们在养成教育中更是受益匪浅。岔河中心小学的小学生讲文明、懂礼貌、会学习、爱劳动,无论课堂内外,都保持文明有礼、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好习惯。该校三年级的郑浩轩同学,在岔河镇辣椒基地附近捡到一部手机,在警察的帮助下,最终物归原主,诠释了该校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精神风貌。

胥各庄小学的养成教育同样可圈可点,学生们的可喜变化赢得了家长的赞许。“‘日行一善、周明一理、月养一德’实践活动,让我的孩子变得脸上有笑容、眼里有光芒、心中有规矩。”该校学生田桉宇的家长道出了所有家长的共同心声:“今后一定更加积极地配合学校和老师,将养成教育坚持下去,直到变成孩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

幼苗经过风霜洗礼才能长成参天大树,雏鹰经历狂风暴雨方能翱翔蓝天。丰南区将持续在“日行一善、周明一理、月养一德”养成教育实践活动中积极探索,着力构建养成教育体系,织密养成教育网络,拓展养成教育空间,为学生的幸福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培养更多有理想、守规则、敢担当、勇创新的时代新人。

编辑: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