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设置:记者 刘大民
图为红缨大队大队长耿娟(右一)与肖荣利(中)、刘艳芹在爱心助农直播间向网友介绍红缨面粉。记者 刘大民 摄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赵欣)12月4日,稻地镇付家坨村党群服务中心,村党支部书记、红缨大队大队长耿娟和她的伙伴们正热情满满地开启一场全新的线上网络直播。“今天给大家推荐这款我们新生产的‘稻地红缨’面粉!八零粉、七五粉,让你吃出小时候的味道……”红缨面粉从最初的一个想法到正式诞生历时5个月,经历确定产品方向、联系加工企业、设计包装、产品检验检测,直至新鲜问世,耿娟迫不及待将这个消息分享给直播间的小伙伴。
为盘活农村妇女闲置劳动力,稻地镇各村的39位“女将”在带头人耿娟的组织下,于2022年5月,自发成立“女团”,取名红缨大队。村民地里出啥,红缨大队就推销啥,持续探索直播带货,对接社区食堂、学校等拓销方式,踢掉农户从耕耘到收益的最后一道门槛。为了助农增收,她们学带货、找销路,边学边干。已帮助村民成功销售萝卜、白菜、玉米、桃子等农产品,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当地农村经济注入了新活力,成为乡村振兴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次红缨大队把目光聚焦到了小麦加工产业。
红缨大队的助农增收行动得到了稻地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专门请来镇里的农业专家、农艺师肖荣利,同耿娟一块分析小麦加工可行性。肖老师说:“稻地镇种植冬小麦历史悠久,目前冬小麦种植面积约1.24万亩。因为,这里土壤腐殖质较高,特别适合小麦生长。稻地小麦采用无公害工序操作,麦种自农科院小麦研究所购进,采用包衣技术处理,肥料一次使用,中间不再追肥,保证小麦达到一级苗。”姐妹们认为,新产品要主打营养和健康。因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增强了食品安全意识,更加懂得养生保健,对吃又开始回归自然。有了专家的认可和大家形成的一致意见,红缨大队坚定了信念:用本地小麦生产咱们自己的红缨面粉,找回小时候的味道!
在接下来的行动中,耿娟和好姐妹刘艳芹不辞辛劳,奔波在各个环节,她们走过弯路,碰过钉子,克服了种种困难。11月22日,保留着小麦原汁原味的两款面粉终于生产出来了。红缨八零粉和七五粉是标准粉,麦芯、胚芽、麦麸增加保留,麦香浓郁,富含蛋白质、矿物质、膳食纤维和维生素,营养丰富,筋力适中,发酵性好,吸水率高,粗细度适中。由于面粉不增白、零添加,色泽呈天然的象牙白色。在生产环节,由专人进行全程监督,严把每个生产环节,确保原料优质和常温工艺生产。面粉制作出来后,请村里大姨先用,“本色的面好,用着有劲,蒸的包子、花卷蓬松绵软,做面条筋道顺滑,烙饼金黄香醇……老味道面粉又回来了!”大家的良好反馈让耿娟和队员们对销售信心十足。
好产品更要推向千家万户的餐桌。除了线上直播推荐,红缨大队的队员们广泛宣传,把面粉带到社区食堂、学校,送进社区大姨们的家里。作为稻地特产,红缨面粉还进驻南湖会展中心的唐山市特色商品展示展销区,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
当天下午,红缨大队送走了一份14吨面粉的订单。耿娟和姐妹们又来到田间地头,面对土地墒情以及可喜的出苗情况,耿娟信心十足:“农户们期待来年的收成,红缨大队也将不负期望,继续凭着责任与担当,让更多的人了解家乡的农产品,让销售之路更广阔,我们要在乡村振兴第一线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