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单宇)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召开后,高新区严格按照各项部署要求,锚定“两区三高地”目标,聚焦高质量发展,解放思想、奋发进取,抢抓机遇、趁势而上,坚定不移抓好重点工作,为全市加快“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步伐,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唐山篇章作出高新贡献。
以机器人产业为引领,打造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高新区抢抓难得历史机遇,借外力、聚合力、挖潜力,深入实施支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八大行动”,加速加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种机器人研发总部基地和机器人应用创新高地,推动机器人产业壮大崛起。在机器人产业的引领下,高新区主导产业愈加明晰,结合发展基础和优势,梳理明确了应急装备与智能制造、医养健康、数字经济、智慧物流等主导产业,逐渐成为推动全区乃至全市发展的重要引擎。依托京唐智慧港的独有优势,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和科技产业成果转化项目,持续拓展“京津研发、高新孵化转化产业化”新模式,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不断开创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局面,努力把京唐智慧港打造成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重要承载地、唐山最具魅力的智慧新城。
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发挥全市科技创新主战场作用,深耕主责主业,做好“高”“新”文章。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落实落细创新企业培育计划,推动科技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量质同升”。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加快推动河北钢铁实验室建设,积极打造共享工厂、共享平台、租购并举平台。谋划建设河北省概念验证中心机器人分中心,加快推进产学研用平台建设,深化与清华大学、中科院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产品研发和协同创新,构建“研发—孵化—产业化”的生态体系。持续深入落实“凤凰英才”3.0、4.0政策及“智慧高新”人才系列政策,进一步用足用好2000万元人才发展资金,完善领导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加快推进人才公寓建设。利用全省唯一的“国家级产教联合体”的绝对优势,依托总数为136P的智算中心,提升高端人才服务水平,面向全球全国招才引智,吸引高层次人才到高新区创新创业。
以生态优先为导向,领先领跑“双碳”发展。聚焦加快实现“双碳”目标,加快推动优势产业转型创新发展不断打造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新产业、新动能。坚持绿色发展,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同探索唐山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加快推进罗克佳华落户唐山,搭建碳管理平台,着力提升我市碳市场综合能力。加强生态治理,加快推进EOD项目落户高新,加快推动钢铁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平台项目,不断以生态“含绿量”提升经济发展“含金量”。提升城市品质,积极落实“双碳”工作要求,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扎实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精心打造绿色无废城市,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基础之上。
以优化环境为抓手,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聚焦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充分借鉴上海、浙江嘉兴政务服务中心先进经验,高标准谋划建设新政务服务大厅,全力打造政务服务“高新样板”。同时,自主研发制作了作风效能评价系统,常态化开展营商环境评价,持续深入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普惠性政策,努力打造全省一流、全国先进的营商环境。聚焦优化金融环境。充分发挥总规模102.02亿元的5支产业基金撬动作用,吸引更多基金落户高新,做大做强基金规模,加快引进5.01亿元的产业基金和9亿元的创投基金。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在全省率先推出“机器人AI贷”、客群贷等金融产品,实现了机器人企业融资成本由6%以上降低到3.55%,目前累计授信近1亿元。聚焦优化政策环境,加大政策资金争取力度,开放式征集企业诉求,为企业提供精准精细服务;依托中关村信息谷等现有平台,健全完善企业梯度培育制度,制定“一企一策”培育方案,加速构建孵化-加速-产业化的机器人产业全链条服务体系和科技成果评价体系。
以为民服务为宗旨,推进民生福祉大幅度提升。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打造青年社区,形成人才公寓“拎包入住”服务模式和品牌。进一步盘活现有房源,着力构建“租售并举”的住房体系和长租房市场。用好乡村振兴专项债资金项目,积极与清华创客对接,流转闲置民宅,打造集创业、康养、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振兴产业。充分利用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战略实践基地优势作用,全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统筹做好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等工作,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法依规化解群众信访难题。围绕重点领域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全面化解风险隐患,坚决杜绝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