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把补短板强弱项作为当务之急
——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解读之三
□ 鲁俊辉
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视察唐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对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作出明确要求。全市上下应迅速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 坚持把补短板强弱项作为当务之急,不断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
坚持把补短板强弱项作为当务之急,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领航定向。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唐山大地震40周年之际亲临唐山视察,深刻阐述了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重要指示,即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2023年汛期,我省遭遇特大洪涝灾害,总书记对灾情极为牵挂,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提供了强大政治引领和科学行动指南。2023年11月,总书记在北方入冬之际,专程到我省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检查指导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再次为我们指明了方向道路。总书记强调,“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永远把老百姓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无论是抢险救灾还是灾后恢复重建,都会全力以赴”,“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系统观念,坚持求真务实、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抓紧补短板、强弱项,加快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应急管理体系,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全市上下要牢牢把握总书记亲自领航指引的前进方向、亲自谋篇布局的重大战略,深刻领会、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永远把老百姓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再接再厉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全面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等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自觉以此为总遵循、总依据、总指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推动我市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坚持把补短板强弱项作为当务之急,要大力弘扬抗震、抗洪精神。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唐山时,称赞唐山是英雄的城市,唐山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总书记强调,在同地震灾害斗争的过程中,唐山人民铸就了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我们今天要继续弘扬抗震精神,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动力。”总书记的话语时刻鼓舞着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士气和斗志。去年汛期我省特大洪涝灾害之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省人民同时间赛跑,与洪水较量,把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灾后恢复重建有力有序推进。这一次大战大考深刻启示我们,习近平总书记是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人民至上是关键时刻正确抉择的根本前提,制度优势是团结一致共克时艰的重要保障,敢于斗争是战胜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动力。全市干部群众一定要弘扬光荣传统、挺起精神脊梁、激发昂扬斗志,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新业绩。
坚持把补短板强弱项作为当务之急,要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共河北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决定》,落实落细国家发改委《支持唐山高质量发展总体方案》,一步一个脚印将蓝图设想变为美好现实。加快防灾减灾重大工程建设。统筹抓好山区水库扩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大型水库“数字孪生”,加快推进河道堤防、重点蓄滞洪区、“以河代库”、水网改善提升等工程建设,加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推进河道内村庄整治工作,大幅提升水利设施、防汛设施水平,着力打造流动的河、绿色的河、清洁的河、安全的河,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幸福河湖。建立健全城市体检评估机制,强化地震灾害风险信息感知能力,加强城市活断层探测和动态监测,推进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实施及成果应用,提升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抗灾能力。抢抓中央增发1万亿元国债重大机遇,统筹做好防灾减灾救灾项目的谋划、申报、建设等工作,把各项工程建设成为民心工程、优质工程、廉洁工程。完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健全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细化应急预案和群众转移避险预案,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和救援队伍建设,强化应急物资储备,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落实直达基层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不断提升基层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坚持政策性保险和商业性保险相结合,更好统筹发挥涉农涉灾保险作用,最大限度降低自然灾害对生产经营和群众增收的不利影响。扎实做好灾后重建对口援建工作。落实“五帮一”工作机制,扎实做好急需物资保供,全力支援灾后重建、复工复产、公共服务提升,确保广大群众安居乐业、温暖过冬。强化与保定市、廊坊市在教育、医疗、产业等多领域的务实合作,依托钢铁、机器人、新能源等产业优势,深化与当地高校、企业的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实现互利共赢。强化灾害管理宣传培训。擦亮“英雄城市、大爱唐山”品牌,打造文化传承与国情教育培训基地,推动国家地震救援训练基地、灾难教育基地建设,研究推动国际地震安全中心在唐山设立中国分中心。深化《唐山市防灾减灾救灾条例》等法律法规普法宣传,加快打造一批防灾减灾示范村、社区,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作者为中共唐山市委党校教务处处长兼统战理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