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客户端消息(通讯员 田士磊)近日,水利部通报了第一批通过水利部标准化管理评价的大中型灌区名单,全国共计21处灌区获评,唐山市滦河下游灌区位列其中。
据了解,滦河下游灌区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水稻灌区,位于唐山市南部沿海,设计灌溉面积95.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75万亩,灌区从潘家口、大黑汀、桃林口三大水库引水,自滦州市岩山渠首引滦河水顺流而下,110公里输水干渠蜿蜒分布,滋养着唐山市滦南县、乐亭县、曹妃甸区、海港经济开发区。
近年来,作为滦河下游灌区用水管理单位,唐山市滦河下游灌溉事务中心围绕组织管理、安全管理、工程管理、供水管理、信息化管理和经济管理,不断提升灌区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快建设“节水高效、设施完善、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的现代化灌区。
为提高灌区输送水效率,唐山市滦河下游灌溉事务中心积极推进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相关工程,实现灌区总干、干渠、支渠等骨干工程完好率达到92.5%。同时,加快灌区数字化改造,已建成闸、站、所、中心四个管理层级,进行数据采集、执行操作、运行维护和科学决策,输水干渠上的供水建筑物全部实现了自动监控,斗渠以上建成自动监控水闸(泵站)460座,实现用水户全口径管理,推动灌区水源配置信息化、计量标准化、视频监控自动化、收费高效化。
以节约灌溉用水为目标,唐山市滦河下游灌溉事务中心通过完善灌区工程建设和创新管护机制,推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55提高到0.62,形成完善的节水灌排体系。同时,充分利用径流水,提前蓄引滦河径流进行冬灌,压盐沥碱,并且结合二淋水的重复利用,大力推广稻田整地和节水控灌等节水技术,实现年节水量在5000万立方米以上。
守牢灌区生态底线,唐山市滦河下游灌溉事务中心统筹考虑沿海水生态环境现状,有序为8条入海河流和曹妃甸湿地水域生态补水,有效抬升地下水位,保护和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促进水体自然净化和循环。
第一批水利部标准化管理评价的大中型灌区名单
大中型灌区(21处)
河北省石津灌区
河北省滦河下游灌区
山西省尊村灌区
山西省北赵灌区
辽宁省营口灌区
黑龙江省引汤灌区
江苏省淳东灌区
江苏省高邮灌区
江苏省高集灌区
江苏省周山河灌区
浙江省上浦闸灌区
浙江省铜山源水库灌区
江西省袁惠渠灌区
山东省位山灌区
山东省小开河灌区
河南省人民胜利渠灌区
湖北省漳河灌区
湖南省韶山灌区
四川省都江堰灌区
陕西省石头河水库灌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