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新闻网消息(陆北)2023年,路北区纵深推进改革开放,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动能转换的后劲更足了;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城乡面貌持续焕新,宜居宜业的水平更高了。
资料片提供 马雅雄
政务服务更加周到便利。事项全流程网办率、电子证照配备率、“好差评”覆盖率均达100%,“一次事一次办”服务全面启动。镇街、村居政务综合服务站全覆盖。围绕企业群众办事更方便,在全市率先推出24小时自助服务、政务通软件、代办服务中心等新举措,其中代办服务中心累计服务超过1.2万人次,获评“河北省放管服先进集体”。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成立全市首批首贷续贷服务中心,为5598家企业提供金融帮扶383.9亿元、同比增长50%。2023年,路北区获评河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城市县级试点。科技创新实力持续提升。全年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4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60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21家、创新型中小企业40家,新增市级以上科创平台9家,河北省锂电池产业技术研究院成功落地,金石钻探入选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科创载体更加丰富。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1.64%,提前达到“十四五”规划目标。路北获评2023年全省县域科技创新能力监测评价A类县区。开放招商增强发展实力。制定出台《招商引资及促进既有企业转型奖励办法》,实施重点招商项目区领导包联机制,设立华润集团等4大全球招商中心和9大国内招商中心,全面提升招商实效,总投资122亿元的19个重点项目顺利签约,招商引资绩效考核排名全市前列。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中国南水北调、中国铁建等5家央企在路北区设立三级子公司,数量全市第1。引进外贸企业16家,进出口总额完成28.8亿元,连续三年保持10%以上增速。人才引进力度不断加大。在全市率先建设租购并举人才家园公寓,开启“一站式服务”,解决了引进人才的住房需求。发放就业创业等各类补贴补助3650万元,新引进各类人才1.7万人,“凤凰英才”保有量突破1100人,位居全市第1。拥有全国首个跨地区专业人才市场的“人才大道”项目签约落地,人才就业便利度、人才落户吸引力全面提高。
坚持“城乡一体”全局观念,着力强基建、补短板、提品质、塑形象,推动城乡环境提档升级。城市更新加速推进。推动9大单元、123个项目梯次实施,当年完成投资185亿元,项目数量、投资额保持全市领先。提速周官屯、丁家屯等回迁区建设,改造凤北楼、西北新楼等17个老旧小区,创建石油家园、祥和里等49个完整社区。常北道、长虹西道等18条道路顺利通车,建华桥、钢厂桥等4座桥梁全线贯通,光明园、朝阳广场等21个游园景观提升,文登苑、凤凰世嘉等9个劳动广场、街区开放使用,城市功能、形象实现“双升级”。唐城壹零壹便民生活圈作为全省唯一案例,入选全国典型;大城山“运动之山”项目获评全省最美体育惠民示范工程,弯道山滑雪场项目人气持续提升,冰雪“冷资源”成为城市“热活力”。城市管理更具温情。精心打造18座城市驿站、工会驿站,游客休憩、城市指南、综合执法等功能一体呈现。锚定城市环境痛点,实施设施修补、飞线整治等25项专项行动,整治环境顽疾2.5万余处。农村环境不断提升。聚焦和美乡村建设,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清理道路沿线、村庄周边垃圾16万方,高标准建成农村厕所监管中心,全面满足无害化处理要求。打造后城河、寨子村等9个省、市级和美乡村示范村,创建23个市级美丽乡村提升村。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任务圆满完成,农村宅基地改革经验在国家、省级媒体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