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8 08:46:48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寻唐记①丨寻访“中国第一佳矿”(上)

编者按

新春伊始,《寻唐记》今起与您见面。我们将带您踏上一段回溯历史、追忆初心之旅,共同探寻唐山这座城市背后独特的韵味与故事。

千年岁月,百年华章。从伯夷叔齐的故事、老马识途的典故,到唐太宗与唐山得名的传说;从燕山山脉雄伟壮观的明长城,到渤海之滨的湿地海湾;从文坛巨匠曹雪芹,到评剧创始人成兆才;从革命先驱李大钊的“铁肩担道义”,到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从中国近代工业的七个“第一”,到让工业遗产焕发新活力的旅游“金名片”……《寻唐记》将带您走遍唐山的每一个角落,深入挖掘唐山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在寻访过程中,还将邀请专家学者、文化名人共同探讨唐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分享独特的见解和感悟。让我们一起踏上这段寻“唐”之旅,感受城市的韵味,品味历史的厚重,共同见证唐山这座城市的繁荣与发展!

寻唐记丨寻访“中国第一佳矿”(上)

□ 记者 刘珲 赵雅静 通讯员 庞英德 王志艳

朝阳初升,有着140余年历史的“国宝”唐山矿一号井井架巍峨,天轮飞转。作为开滦煤海第一眼“甘泉”及“中国大陆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唐山矿一号井见证了中国近代工业文明发展的脚步,如今依然承担着百年老矿新的发展使命。

新春伊始,《寻唐记》的第一站就从这里开始。

“中国第一佳矿”诞生

2024年春节前夕,开滦博物馆打破了以往春节期间闭馆3天的惯例,宣布“这个新春不打烊”,从除夕到正月初八,接待参观游客万余人次。

“游客大多来自北京、天津,我们还特别接待了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组织的驻华外交官20余人。”开滦博物馆讲解员田玲告诉记者,越来越多的人来这里了解开滦的历史。

开滦博物馆分展馆。记者 张北男 摄

了解开滦,也是从一个角度了解唐山。

1878年7月24日,开平矿务局成立并运营,标志唐山由此开埠。今天的开滦唐山矿位于热闹繁华的唐山市中心,而140多年前的这里又是什么样子呢?

“140多年前,这里是一个只有18户人家的小村庄,叫做‘乔家屯’。开平煤矿初设之地就在乔家屯,唐山就是从这里兴起和发展起来的。”田玲介绍说。

百余年前,残阳泣血,炮声隆隆,惊醒了睡狮深沉的梦境。

在清末洋务运动中,以李鸿章、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一致主张“师夷长技”以富国强兵,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而这些企业都需要用煤作为动力燃料,煤炭成为当时的急需品。时任直隶总督的李鸿章于是委派自己的得力干将唐廷枢赴开平找煤。

唐廷枢其人,在历史大潮中绝对是一位重量级人物,在唐山开埠的历史上,也是一位尤其值得纪念的人物。唐廷枢,字建时,号景星,1832年5月19日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唐家村(今珠海市唐家湾镇)。他是洋务运动中颇具开拓精神的工商奇才、实业巨子,对中国的铁路、蒸汽机车、海上运输、近代企业经营管理等多项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现今,在开滦博物馆的展柜中,还展示有唐廷枢早年的肖像、家谱,以及他家中使用过的一些生活用品。据介绍,这些物品都是从唐廷枢的珠海老家收集来的。

唐廷枢雕像。雅静 摄

话说1878年,唐廷枢经勘探发现,乔家屯一带土法开采的煤炭品质比别处更高。当年7月,开平矿务局正式成立,唐廷枢任总办,时称“开平煤矿”。煤矿从勘察矿址、拟定计划、购买设备、招集资本到正式开采,都是由唐廷枢一手经办。

“这是拍摄于1878年10月2日开平矿务局打钻探煤的照片,中间站立者就是开平矿务局第一任总工程师伯内特。随着乔家屯的一声钻鸣,近代中国一座大型煤矿从此诞生,拉开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序幕。”在开滦博物馆一层展区的展墙前,田玲指着一张黑白照片介绍道。

据记载,1878年9月16日(清光绪四年八月二十二日),从英国订购的钻机设备被运至工地,由英国矿师巴尔督率工人安装完毕。1878年10月2日(清光绪四年九月二十四日)正式开钻探煤。当时探得一号井下有煤 6 层,按日产500—600吨计算,可供开采60年,钻机遂停了下来。

1879年(清光绪五年)2月,由开平矿务局雇佣的英籍矿师伯内特主持,在钻探处采用炸药、放炮、蒸汽绞车提矸的“西法”开凿一号井筒。一号井作为唐山矿提升井,井深600英尺(183米),又在距地表200英尺(61米)、300英尺(91.5米)、 500英尺(152.5米)处,分别开凿三条井下平巷,与一号井和1879年3月开凿的二号井贯通,平巷的上巷供通风,中巷和下巷为运煤巷道,使一号井形成生产能力。

百年前的1号井。 资料片

1881年(清光绪七年),井架、绞车等机器安装完毕,即开始出煤,使之成为中国大陆上第一眼采用机械提升的矿井。

1890年9月20日的《益闻录》曾这样记载一号井情况 :“唐山向有煤井一所,井口在街前,井深160余丈。井上设有火轮机器,烟筒由砖垒成,高八、九丈。大小锅炉十余口,均由此一筒出烟,昼夜不停。行人来往、煤斤出入升降甚便。井底有极大吸水机器两个,又有入风之机器风筒,井内分上下四层,头层深60余丈,内有东西大街,约二里许 ;又分无数子巷,并分出煤之槽洞若干。再下二、三层,均深50余丈,皆由盘而下,大街、小巷、槽洞亦如头层,再下四层计深三、四十丈……四层内大街、小巷、槽洞亦与上同。井内大街、 小巷均用砖块悬棚而起,与城门洞相似。至出煤之槽洞,上有木板托好,下有木柱顶妥,坚固至极。井内有马车若干辆,骡马七、八十匹,或运土石,或运煤炭,昼夜换班,无时或息。”该文称赞道:“按此井深,大而坚牢,出煤之多 ( 当年产煤 25.9 万吨 ),速而省工,诚中国第一佳矿也。”

唐山矿一号井建成后,不仅使中国采煤业为之一振,也使西方诸国感到惊诧。赶来参观的欧美煤矿专家在参观了一号井后称赞道:“唐山矿的煤井在设计、建筑和材料方面可以和英国以及其他地方最好的煤矿媲美。”

因矿而生,因煤而兴

唐山,因矿而生,因煤而兴。在民间有着“先有开滦矿,后有唐山城”之说。

由于煤矿的兴起和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众多劳工、各阶层人群向唐山聚集,形成矿区社会空间的建构。近代城市各种基础功能从无到有,逐步完善配套。铁路与公路,火车与汽车,电灯与电话,邮局与电报,自来水与水泥马路,西医医院、学校与教堂,跑马场与戏院茶楼等,在唐山相继出现。城市的市制和行政管控系统,也以开滦等大厂矿为基础逐步形成。

开平矿务局建立以后,于1892年创办了唐山矿井诊疗所。1900年,伴随着采煤业的发展和唐山的日益繁荣,唐山矿井诊疗所扩建成小型职工医院,始称“唐山华人医院”,1910年更名为“唐山中华医院”。这是唐山一带出现的第一所西医医院,也是华北地区第一所矿山医院。此后,邮局、电报房也陆续出现,由于开平煤矿的带动和城市化的兴起,1908年10月,唐山开始经营公共电报业务。

1912年开滦联合后,开滦矿务局将中华医院改名为开滦医院。1926年又将林西矿诊疗所扩建为林西矿分医院。先后从国内和英、美、德等国家聘用17名医生到矿区各医院任职,使唐山的近代医学事业得到发展。开滦医院是我国最早建立的10所医院之一,以“京东小协和”闻名遐迩。开滦卫生学校就是现在华北理工大学(原华北煤炭医学院)的前身。

“唐山近代道路出现后,1920年,开平矿务局英国高级职员将一辆四缸脚踏式福特牌汽车运到唐山,行驶于矿区和西山别墅之间,这是唐山出现的第一辆汽车,在我们博物馆展墙上可以看到这辆汽车的照片。”田玲说。

据介绍,到1927年,唐山的一些大型工矿企业,如启新水泥公司、唐山铁路工厂、华新纺织厂也先后购置了汽车,开滦还配备了矿山救护车。

因为有了开滦,人口逐渐向唐山矿一带迁徙,逐渐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商业街区。

1942年唐山矿附近的商业街区——新立街。 资料片

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大广东街、小广东街、山东街一带逐渐成为煤矿高级员司和技工的住宅区,沿街两侧主要是商业门面。同时,以商品集散为特色的粮市街、鱼市街、柴草市街、北菜市街也逐渐形成。

新中国成立前,唐山矿东门外小山一带,既是唐山的商业中心,又是唐山的娱乐中心。在粮市街附近建起了“庆仙茶园”,在小山建起“永盛茶园”,招纳戏班,演唱大戏。

早期的开滦人主要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他们是外籍洋人技师、以广东人为主的工匠以及大批的破产农民组成的矿工,这三部分人也成了这座城市最早的开拓者和建设者。

唐山在最初始的状态,曾经是广东人的半壁天下,有很多广东籍工匠、工程师和管理人才在开滦就职。博物馆展出的一张老照片是1928年国民革命军北伐部队进驻唐山,在广东会馆与两广同乡的合影。这张照片十分珍贵,对于了解粤式建筑风格的唐山老广东会馆有着重要的意义。关于100多年前老广东会馆的样子,一直无法找到相关资料,直到这张照片出现,老广东会馆当年的风韵才得以呈现。

开滦博物馆还专门制作了一组微型建筑景观,再现了广东会馆、小山的繁华百态,以及专供开滦的外国高级员司居住的别墅(唐山人称为“洋房子”)。

开滦博物馆展出的广东会馆微型景观。雅静 摄

“这些模型跟我小时候见过的洋房子很像,感觉又回到了那个年代。”在微型建筑景观展区前,78岁的唐山市民云抟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不时发出喃喃地感叹。

“我儿时居住在唐山矿附近,每次从新华道上经过,都能看见唐山矿一号井的天轮在转动。”云抟告诉记者,他就读的中学是开滦三中,他清楚地记得,1963年唐山召开全市中学生运动会,开滦三中以160多分的成绩取得了第一名。“人们常说‘没有开滦,就没有唐山’。当年我的同学老师、亲朋好友、街坊邻里,几乎每个人都跟开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天轮转岁月,深井透重岩。”在中国近代采煤工业史上,唐山矿一号井写下了辉煌的一页,虽历经百年沧桑和1976年那场世所罕见的唐山大地震,依然顽强矗立,如今仍在为中国煤炭工业效力。承载着百年记忆的天轮还在悠悠旋转,见证新唐山以奔跑的姿势继续向前。

编辑: 江蕾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