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市主体麦田个体发育健壮,群体充足,麦苗基本带绿越冬。由于去年冬小麦适期适墒播种,越冬前普浇封冻水,越冬期有两次大范围降雪,因此土壤墒情好于常年。根据冬小麦苗情、墒情状况,结合气象预判,特制定本技术指导建议。
一、气象情况及预测
小麦播种后至越冬前,我市气温与常年相比,大部分时段以偏高为主。根据气象部门预判,预计2024年3月14日-25日期间,唐山市平均气温较常年(6.5℃)略偏高,降水量接近常年(2.6毫米)。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注意防范倒春寒。
二、灌溉措施
有喷灌、微灌条件的麦田,应避免大水漫灌,应用水肥一体化设施进行水肥运筹,以起到节水、省工、增效作用。
(一)软管输水(小白龙)小畦灌。一般哇宽5-7米,长7-9米,面积40-60平方米为宜,建议每次亩灌水40-50立方米;
(二)微喷灌。采用适宜型号的微喷带进行喷灌,每条带喷幅3-4米,或采用大型喷灌机低压微喷,建议每次亩灌水15-30立方米;(三)喷灌。采用移动式、固定式、地埋伸缩式喷灌,建议每次亩灌水25-35立方米;
(四)浅埋滴灌。根据机井出水量、地块面积、滴灌带流量等情况科学安排轮灌组,建议每次亩灌水25-30立方米,一般待两条滴灌带中间有10-15厘米干土时停止灌溉。
三、冬小麦春灌建议
针对当前冬小麦苗情墒情形势和气候特点,春季灌溉应因苗施策、分类管理,水肥调节稳穗增粒,并注意防冻抗旱,促进小麦长势均衡,搭好丰收架子。
(一)视苗情适时春灌。春季水肥管理应促控结合,对于一类壮苗麦田(5叶1心到6叶1心):由于去年气温较高,单株分蘖多,同时部分麦田播种量较大,因此要以控为主。应推迟第一次肥水时间,到拔节初期至中期浇灌春一水,结合浇水亩追施纯氮6~8公斤,突出水肥后移,以保苗稳健生长;对于二类壮苗麦田(4叶1心到5叶1心):应延迟春一水管理,在起身中后期至拔节期做好水肥管理,促进春季分蘖的生长,提高分蘖成穗率,结合灌水亩追施纯氮7~9公斤;对于三类苗麦田,分两种情况:一是有分蘖和次生根,原则上以促为主,但肥水管理应延迟至起身后期,避免过早的肥水管理降低地温,不利于分蘖;二是一根针到2叶1心的弱苗麦田,应以提高地温为主,开春后及早中耕划锄,提温保墒促苗早发,水肥管理应在长出次生根以后立即进行,促苗早发快长,促弱转壮,增加亩穗数和穗粒数。
(二)看墒情及时春灌。一是墒情适宜的一、二类苗麦田,春季第一次浇水时间推迟到起身至拔节期,并随水追肥;二是弱苗以促为主,如不严重缺墒不急于浇返青水,在早春进行浅锄划,喷施叶面肥和生长调节剂,待新根新蘖长出后再浇水追肥;三是旱情较重麦田(分蘖节处于干土层中的),在日均气温稳定在3℃以上时,浇小水补墒,促进表墒和底墒相接,抗旱保苗,并结合灌水补施化肥 ;四是对墒情适宜、底肥充足、叶色正常的晚播麦田,适当延迟早春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和土壤透气性而影响麦苗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