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但这也让很多不法分子趁虚而入,侵蚀网络空间,网络诈骗也随之越来越猖獗,给广大人民群众财产造成了损失。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和个人信息安全,我市高新警方给大家讲讲电信诈骗那些事儿。
电信网络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等方式,通过编造各类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图为高新警方进行防范电信诈骗宣传。记者 徐慧 摄
据警方介绍,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十分隐蔽。诈骗团伙内部有专人负责研究骗术,会针对不同的群体编写诈骗剧本,步步设套,诈骗内容和作案手法也花招迭出,从最初的虚假信息发展到更为复杂的手法,增加了识别和防范的难度。电信诈骗犯罪往往是团伙作案,很少出现单打独斗的,而且他们内部的分工十分明确,从搜集信息、编辑诈骗脚本、招聘下线、资金转移等均有明确分工,呈团伙化公司化运作。由于电信网络诈骗通常是跨地区甚至跨境作案,涉及多个领域,犯罪分子转移赃款便捷迅速,这些因素都导致证据固定难度大,追回赃款可能性小。
警方为大家分析了常见电信网络诈骗骗局:
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凡是标榜“内幕消息”“稳定高回报”的网络投资理财,都是诈骗!此类诈骗的受害人多为具有一定收入、资产,热衷投资、理财、炒股的人群。
手法解析:骗子首先会通过各种渠道发布投资理财的推广消息,宣称掌握各种投资技巧和内幕消息,将受害人引至事先搭建好的群聊之中。随后,骗子会在群里冒充投资导师、金融理财顾问等专家身份,以直播授课、晒虚假盈利截图等方式骗取受害人信任。等受害人相信对方身份后,便会诱导其进入虚假的投资APP、网站,引导小额投资先试试水。前期的投资可以获取低额返利,让受害人彻底卸下防备后,便以“稳赚不赔”等名义诱骗其加大资金投入。受害人投入大量资金后,投资平台看似不断盈利实则无法提现。骗子会以“登录异常、服务器维护”“银行账户冻结”等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缴纳“解冻费、保证金”等费用,直至掏空钱包。
反诈高频词:“稳赚不赔”“超高回报”。骗子塑造的投资项目通常多种多样,但一定都会声称有“内幕消息”“超高回报”,而且“稳赚不赔”。有这种赚钱的机会,投资大师为什么不自己操作、带亲朋好友操作、借钱去操作,而是要带非亲非故的你去赚钱呢?
骗子常会伪装成经验丰富的投资专家,我们应当如何分辨呢?首先,有证券从业资质的人员在公开场合发言时,要求公开展示执业编号的;其次,所有证券从业人员的基本信息,都可以通过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查询,输入姓名、证件号或等级编号,可以查询所谓的机构和个人是否合规、有无备案。另外,金融类APP在手机应用商城的上架审核十分严格,需要提供营业执照、证书、协议等相关资质文件。骗子使用的涉诈软件是无法通过正规途径在应用市场上架的,所以他们只能通过创建网址链接、发送安装包或扫描二维码等方式让用户下载安装虚假投资理财APP或进入虚假投资网站。最后,在正规投资平台投资项目时,只能转账到官方开设的专用对公账户,凡是要求直接将资金转入个人账户,或要求转账的对公账户与平台名称不符的,极有可能是虚假投资理财诈骗。
图为高新警方进行防范电信诈骗宣传。记者 徐慧 摄
虚假网络贷款类诈骗。无抵押、免征信、秒到账。此类诈骗精准锁定有贷款需求的人群。
手法解析:骗子伪装成正规金融机构客服,通过电话、短信或网络等渠道发布虚假贷款广告,并以“无抵押、免担保、零门槛、快到账”等诱导性话语,吸引受害人上钩。随后诱导受害人下载虚假贷款APP或者登录虚假贷款网站,填写贷款申请信息,并签订所谓的电子贷款合同,制造放款假象。紧接着以“贷款需要审核”为由,要求受害人先缴纳“保证金”“手续费”,或是以银行卡号填写错误、征信异常、流水不足等理由,要求受害人缴纳各种费用,直至掏空受害人的钱包。
图为高新警方进行防范电信诈骗宣传。记者 徐慧 摄
反诈高频词:“无抵押、免征信、秒到账”。正规贷款有严格的资质审核,这既是对放贷方的保护,也是对其他借贷人的保护。所以,任何声称无需抵押、不查征信、快速到账的网贷平台都有极大风险,切勿轻信。警方提醒:正规借贷平台都有规范的利率与手续费,如果有平台声称可以提供超低利率与手续费的借贷服务,那很有可能是骗子抛下的诱饵。
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诈骗。凡是接到自称是电商、物流客服电话时,务必到官方平台核实。切勿点击陌生人提供的网址链接,切勿随意填写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更不要按照对方指示打开屏幕共享功能。
手法解析:骗子冒充电商或物流客服工作人员联系受害人,说出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的身份信息、购物信息或是物流信息,谎称受害人购买的商品有质量问题或是快递丢失,要为其进行退款赔偿。骗子会发送虚假的退赔链接或二维码,诱导受害人在网页上填写自己的银行卡信息及手机验证码等信息,从而将受害人银行卡内的钱款转走,或是以“激活退款通道”“缴纳保证金”等理由,要求受害人转账汇款,从而实施诈骗。
反诈高频词:“商品质量有问题”。网购商品存在质量问题需要理赔退款,会通过购买平台原路返还,不需要通过其他平台完成操作。“快递丢失”。如果快递丢失,物流公司一般会将等额货款赔给寄件人,再由寄件人重新发货,而不会主动联系收件人进行理赔。“退款链接”“理赔页面”。看似正规的退赔链接或二维码,打开后实则是虚假的涉诈平台,一旦在其中填写个人银行卡信息及手机验证码等信息,即有可能遭遇财产损失。
图为高新警方进行防范电信诈骗宣传。记者 徐慧 摄
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如果您喜欢在网络上购买商品或服务,请务必当心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
手法解析:骗子在网购平台、社交媒体或其他网站发布优惠打折、海外代购、低价转让等极具诱惑性的商品信息,或者声称可以提供论文代写、私家侦探等服务,吸引潜在受害人上钩。吸引到有购买意愿的受害人后,骗子便会以私下交易可以节约手续费等理由,要求受害人直接转账,或诱导受害人进入虚假的交易网站。在受害人付款后,骗子还会以收取运费、加缴关税、缴纳定金、交易税、手续费等理由,要求受害人不断转账。
反诈高频词:“内部优惠”“超低折扣”。骗子利用了受害人贪图小利的心理,以提供低价折扣商品、服务为诱饵,吸引受害人上钩。“手续费高”“私下交易”。正规平台的交易安全、有保障,骗子以手续费高等理由,引导受害人私下交易,实则是为了规避平台的监管。“论文代写”“私家侦探”。骗子声称可以提供这些特殊服务。事实上,这些都是违法服务,一定要谨慎面对!
消除不良记录、修复征信。凡是声称消除“校园贷”记录、升级学生账户或者清除不良记录,否则会影响征信,要求转账汇款或验资刷流水的,都是诈骗!凡是以“修复征信”等为由,要求开通贷款、提额转账或是共享屏幕的,都是诈骗!
手法解析:骗子多冒充互联网金融平台客服或银保监会工作人员,谎称因国家出台新征信政策,要求受害人关闭在平台上开通的金融业务,或者是注销曾以学生身份申请的校园贷款,否则将影响个人征信。随后,骗子会出示仿冒的工作证件、征信报告等官方文件,以此打消受害人疑虑,诱导受害人下载具有共享屏幕功能的会议软件,并以指导操作等各种理由,要求其开启“共享屏幕”功能,借机窃取受害人的身份信息。骗子会以“数据异常”“操作失误”等理由要求受害人将银行账户内的资金或在其他网贷平台上申请的贷款转入指定账户之中。
反诈高频词:“银保监会”“京东客服”。银保监会、京东客服电话不会主动外呼,外呼客服号码为固定短号码。如接到此类电话,应当提高警惕。“征信受损”“帮助修复”。骗子通常会强调受害人征信有问题,不修复对以后的生活和事业都有影响。事实上,个人征信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任何人无权删除、修改。“注销校园贷”“消除不良记录”“降低贷款利率”“注销借贷账户”。这些都是骗子的常用话术,目的就是为了让受害人相信骗子身份,从而配合骗子完成操作。“共享屏幕”。使用“共享屏幕”功能是此类诈骗的固定套路。一旦开启这一功能,即使骗子不主动询问,也能看到受害人手机上的所有信息,包括大家的银行卡号、账户余额,以及输入密码时的数字和显示顺序、收到的验证码等,有了这些信息就可以直接转走卡内资金!
记者 徐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