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4 09:37:23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滦南司各庄镇妇女“新时尚”!戴上“花头巾” 当起“田保姆”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梁赞英 通讯员 冯连满)立夏前后,农事正忙。在滦南县司各庄镇张庄村田地里,20多个头蒙“花头巾”的妇女正在栽植望天椒。她们说着笑着劳作着,头上各色的“花头巾”在愉悦的说笑声中迎风舞动,荡漾成田间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家门口打短工,既能照顾好老人、小孩,自家的活儿也耽误不了,一天还能挣100多块钱,比外出打工强。”姜凤芝一边忙碌,一边喜滋滋地说。在司各庄镇,像姜凤芝这样甘当“田保姆”的农家妇女十分普遍,这些昔日“围着锅台转”的“花头巾”,在家门口当起农事“钟点工”,不仅鼓了自家的“钱袋子”,也为家庭农场、种植大户解决了人手紧缺的燃眉之急,已经成了家庭创收致富和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力军”。

近年来,随着农业经营体制和耕作方式的转变、升级,耕地集约化经营步伐日益加快,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司各庄镇已有3.4万余亩耕地实现土地流转,涌现出了许多种植大户。面对失地农户男劳力外出打工、种植大户在种管收等环节劳动力不足的实际情况,该镇引导各村充分发掘农村闲散妇女劳动力,将她们组织起来,自由组合成“农事服务队”,农闲料理家务、照顾老小,农忙转当“田保姆”,给种田大户打工,理家、赚钱两不误。

同时,镇里还充分发挥妇女能人作用,培育和发展了40多名劳务女经纪人,一旦“田老板”有求,经纪人就会利用微信群通知“田保姆”集结。经纪人就像农事“红娘”,在“雇”“佣”之间牵线搭桥,使“田老板”农事不愁、“田保姆”有钱可赚,双方互惠互利,互相成就。“我的家庭农场有1200亩地,这几天栽辣椒,每天用工量几十个,都由经纪人负责人员召集和管理结算,劳务一条龙,服务省时省事又省心。”张庄村旺农家庭农场“田老板”任国良说。

据统计,司各庄镇目前从事农事生产的“田保姆”妇女劳力已达1200余人,这些“花头巾”按工或按天计费,每天收入大约在100至200元不等,每人年赚取劳务收入2万多元,全镇“田保姆”们年创收可达2600多万元,“田保姆”行业已经成为该镇妇女增收的独特产业链。


编辑: 王雅丽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