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9 07:52:56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打造“蓝色引擎” 发展支柱产业!唐山向海图强实现新跨越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唐建勋 通讯员 翟玥)日前,在滦南县唐山海都渔业集团养殖基地,记者看到,红鳍东方鲀从良种选育孵化直至长到成鱼出口,全程都有设备监测、技术支持,实现了渔业养殖全程可追溯,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优质水产美食。经过十多年发展,海都集团已经拥有4万平方米工厂化养殖和万亩海洋牧场等多个养殖基地,其中龙岛海域海之都海洋牧场成为第四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之一。

唐山海都渔业集团是我市海洋渔业发展的代表之一,科学养海,牧渔富民,我市海洋渔业实现快速发展。2023年,全市海水产品产量(不含远洋捕捞)达到36.8万余吨,同比增长3%,累计创建6家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2家国家级水产良种场以及18家省级水产原良种场。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2020年8月,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大力推进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实施意见》,首次明确海洋产业为我市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主要包括海洋运输、海洋化工、滨海旅游、海水利用、海洋渔业、海洋装备制造等六大产业门类。2023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达851亿元,现价增速6.5%,占全市GDP比重9.3%,高于全省平均增速。

海水利用业平稳发展。截至2023年底,建成海水淡化工程项目7个,海水淡化总能力达到30.22万吨/日,占全省海水淡化产能的77%,全年海水淡化水产量为5566万吨,省内第一,国内领先。唐山申港海水淡化有限公司投资13亿元分三期建设,建成后日制水规模20万吨。一期日产5万吨生产线正式向唐钢、天柱等企业供水,日供水量稳定在4万吨以上。该项目工艺为“气浮—砂滤—反渗透(SWRO)”,较热法海水淡化,具有初期投资小、无需热源等优势。该项目源水为隔壁大唐王滩电厂冷凝器温排水,冬季最低温度保持在8度以上,无需电加热可直接使用,在避免水温过低造成停产、限产的同时,每年可节约用电5400万度(按日供水10万吨计算),相当于减少标煤1.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4万吨。首钢京唐公司建立的世界首例“燃—热—电—水—盐”五效一体的高效循环利用新模式,其一期工程与“蛟龙”号、港珠澳大桥比肩,被评为全国首批“优秀海洋工程”。

海洋化工业体系完善。我市建立了上游海盐生产、中游“两碱一化”、下游氯气综合利用的循环体系,积极打造“三链一群”发展格局,纯碱、化纤产能全国第一。龙头企业三友化工实现营收69.2亿元。2023年,5家沿海化工园区共引进产业链项目52个,建成投产项目30个。河北吉诚新材料公司年产32万吨氯化法钛白粉项目、东日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碳类负极材料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实施。

海洋旅游业潜能释放。依托海岛、湿地资源,已形成唐山国际旅游岛、曹妃甸湿地两个核心旅游聚集区,开发生态休闲度假游、休闲农业游、海上运动游、康养禅修主题游、海岛生态旅游等五大特色旅游系列产品。2023年,滨海地区A级景区达到16家,接待游客9081.03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990.19亿元。在建滨海旅项目15个,总投资133.7亿元。河头老街获评国家级文化和旅游休闲街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揽月湾旅游景区获评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海洋装备制造业稳步发展。依托沿海岸线资源和精品钢铁基地,引进培育了科梦风电风塔基础配件等一批高端海洋装备项目,现已具备年造船8万载重吨、修船140艘,年产40台大型卸船机、40台堆取料机,年产连续油管作业车15台、特种线缆8000千米的生产能力。

编辑: 穆俊丽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