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30 06:32:14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晚报

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十年成果丰硕

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十年成果丰硕

承接北京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47个,完成投资1770多亿元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刘庄子)记者从5月28日召开的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成立十年来,全面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京冀《共同打造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框架协议》,聚焦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项目转移,以“做实做强产业链群精准招商、重大协同项目跑办、京唐企业双向服务”为重点,创新举措砥砺奋发,取得了丰硕成果。

据悉,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是北京市、河北省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共同打造的跨区域共建的协同发展示范平台。2014年7月,北京市政府与河北省政府签署《共同打造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框架协议》,决定在“共同建设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曹妃甸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大型石化产业基地、资源能源储备供应基地、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推进港口建设和功能完善、交通一体化建设”等7个方面加强协同合作。

协同发展举措不断创新

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不断创新举措,推动形成了合作共建机制。建立科学共管机制,北京市和河北省互派干部到示范区挂职、任职,共同推进示范区建设,实现了京冀两地干部交流学习良性互动。建立政策共引机制,两地职能部门共同携手,北京企业整体搬迁曹妃甸工商注册推行“落地迁”模式,极大地缩短了企业落户时间。

科学创建创新产业承接机制,开展规划共绘,京冀两地已联合发布共同编制的《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产业发展规划》,科学保证未来示范区建设高效有序推进。实施基础共建,由北京首钢集团、曹妃甸发展集团两个国有企业分别代表北京、河北共同出资组建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全面参与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由首钢基金发起设立的曹妃甸发展基金总规模100亿元,一期10亿元已投资唐曹高速、首钢朗泽等项目,为北京产业转移提供了有力保障。

优化营商环境,实行“一枚公章管审批、一口受理全程服务”,开辟绿色通道,提高审批效率,落实项目落地全程代办一条龙服务和项目建设投产一条龙服务。共同推进自贸区建设,加强与北京市、天津市、雄安新区的联系、对接,全力承接产业转移。

协同发展成果逐步凸显

示范区坚持以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和非首都功能疏解为核心,不断推进与京津在产业项目、交通基础设施、社会公共服务等各领域合作共建,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产业协同转移全面提速,示范区围绕打造石化、木材加工、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全力承接北京产业和项目转移。自2014年以来,曹妃甸累计承接北京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47个,完成投资1770多亿元。首钢二期一步、华润二期、华电煤码头三期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和投产,示范区已成为北京产业转移的重要承载地。

在教育领域,北京景山学校曹妃甸分校和北京曹妃甸国际职教城正式开学,北京电气工程学校、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在曹妃甸设立实习教育基地,有效提升了区域内教育发展水平;全区9所基础教育学校加入北京名校集团,合作共建,与京津知名学府签署协议,或开展联合办学,或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或建立校长、教师的培训机制,为当地教育事业发展引来源头活水。

在医疗领域,与北京安贞医院、天津肿瘤医院等知名医院合作,已开展高难度示范手术千余例,不断提高当地医疗水平,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持续深化京津冀医保协同发展合作,与京津千余家定点医院实现了联网直接结算,与京津30家定点医疗机构建立了同城化结算体系。

在文化领域,成功举办“魅力曹妃甸”北京巡回摄影展、京津冀梅花奖名家和京津相声名家走进曹妃甸、《梦圆曹妃甸》赴京演出等大型文化交流活动,京津冀文化搭台带动三地交流全面活跃在旅游领域,与北京市旅游委签订了《北京曹妃甸旅游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成为首个与北京进行区域旅游合作的县区。

此外,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京冀两地共同成立了京冀曹妃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在曹妃甸的北京企业只需进一个门、到一个窗口就可以了解京冀两地政策、获得两地服务。在交通设施建设方面,2019年,北京—唐山—曹妃甸动车正式开通。在港口建设方面,积极做好航线培育工作,在全力推进天津港外贸内支线、日本直航线常态化运营基础上,成功开通首条东南亚班轮航线,进一步放大了港口辐射带动功能。

编辑: 王雅丽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