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8 07:24:06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唐山市172.42万亩小麦开镰收割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梁赞英 实习生 张舒)“优良的小麦品种加上适宜的生长环境,今年的小麦产量明显好于往年!”6月17日下午,在丰南区岔河镇蒲庄子村村东,看着眼前丰收在望的麦田,赫源家庭农场负责人王全民喜笑颜开。当日,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我市一年一度的“三夏”会战拉开序幕,全市172.42万亩小麦全面开镰。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在蒲庄子村村东一望无际的金黄麦田里,收割机来回穿梭,将一排排整齐的小麦卷入机器,麦穗脱粒,装车归仓。收割后的麦田中,搂草机缓缓驶入,将打碎的秸秆汇聚成行,随后而来的秸秆打捆机轰隆隆驶过,打包成方方正正的麦秸捆包。“清除麦秸不仅能净化土壤,减少虫害,有利于下茬玉米种植,秸秆也可以加工成饲料卖钱增加收入。”王全民告诉记者,赫源家庭农场共流转土地1700多亩,其中小麦近千亩,“收完小麦直接播种玉米,预计19日左右就能全部完成收获、播种工作。”

“去年冬天没有极端低温天气出现,小麦死苗现象少。今年春季小麦返青后群体充足、个体健壮,加上今年气温、降雨适宜,灌浆期无干热风影响,以及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和到位的田间管理,今年小麦总体长势好于去年,预计亩产平均在600公斤左右。”丰南区农业农村局农业股股长王振峰表示。

据了解,为确保“三夏”小麦机收作业高质高效、协调有序开展,力争用5天左右时间完成全市小麦抢收任务,今年我市预计投入联合收割机5000台左右。目前,全市已组建12个“三夏”生产包联组、20支应急服务队;设立高速接待服务站39个,“三夏”跨区服务站125个;设立加油保供点76个,农机维修网点39个;公开公布“三夏”值班热线电话21部,落实生产指导、抢收抢种、烘干设备、接待服务、用油保供、机具维修等工作。

为全力保障夏粮颗粒归仓,全市各县(市、区)在切实落实好机具检修、培训、应急准备、麦田防火宣传、物资储备等“三夏”农机化生产前期准备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接待站和服务站点24小时值班值守工作,同时加强同当地交通运输、公安、气象、石油石化、环保等部门的沟通衔接,统筹开展机收、机播形势会商。其中,玉田县、芦台经济开发区积极开展机收减损技术培训,向农机大户、机手宣传“机收减损”技术措施;汉沽管理区组织开展小麦“机收减损”监测活动,营造关注支持机收减损浓厚氛围;丰南区要求农机合作社、农机服务组织有序组织农机手开展收获,增强安全意识、加快收获进度;滦南县细致安排部署应急抢收和机械抢修工作,保障异常情况下小麦应急抢收服务需求,扎实做好小麦抢收服务工作等。

编辑: 江蕾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