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4 06:41:21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晚报

高颜值“花饽饽” 蒸出和美乡村好生活

花饽饽又叫花馍、捏面花,在我国北方地区,老人过寿、小孩满月、婚丧嫁娶或祭奠祖先,民间都有蒸花饽饽的习俗。“花饽饽”以其独特的口感、丰富的品种和专业的制作工艺,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着力构建起“一村一品、一村多品”产业新格局。

如今的花饽饽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成为传播文化的载体,源自民间,植根于人民生活,其主要流行于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等地区。外观、口感、营养兼备的花饽饽销量如何?如何利用制作花饽饽带动乡村发展致富?近日,记者走进路南区女织寨镇定福庄村村办“馒香百味”花饽饽店铺,一起探晓答案。

一种美食,一份传承带动和美乡村发展

走进“馒香百味”花饽饽店铺,一股香甜浓郁的味道扑面而来,工作台上摆放着的花饽饽颜色丰富、各式各样,让人目不暇接。“最近,我们的订单数量比平时增加了一倍。现在,我们都在加班加点地赶制。”“馒香百味”花饽饽店铺负责人曹小英说。

曹小英是女织寨镇定福庄村党总支书记,也是“馒香百味”花饽饽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代传承人。曹小英祖籍山东枣庄,山东作为面食大省,当地人把面团玩出了花样,擅长做各种造型的花饽饽。“记得我小时候,尤其是过年期间,家里人用面捏出小老虎的造型,点上红点,在面块间穿插一些枣和豆子的装饰,放到大铁锅上去蒸。我祖奶蒸大馒头,就是在大铁锅锅延贴挂糊嘎巴,那时候馒头蒸的特别硬,现在人们称为戗面馒头,之所以叫戗面馒头就是冷藏时间长不容易坏。而现在,最普通的馒头则逐渐演变成一种‘新国潮’食品。”曹小英边回忆边说。

图为面塑作品《龙凤呈祥》《寿桃》。记者 赵亮 摄影报道

据曹小英介绍,从4月18日“馒香百味”花饽饽店铺开业至今,不仅引进了先进的设备,而且员工代表还进行了岗前外地专业培训,熟练掌握了制作花饽饽的技能,并取得了相应的证书。无论是从最简单的卡通小动物、寿桃、福袋等传统造型,还是十二生肖、人物形象、各种花草树木等新造型,都能让老百姓近距离地感受到面食文化。“今年是龙年,关于‘龙’的订单非常多,我们对‘龙’的样式不断创新,比如龙凤呈祥等。”曹小英表示,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是祥瑞的象征,代表着好运和福气。我们通过花饽饽的形式为其赋予新的生命力,是非常有意义的。以日常生活中饱含美好寓意的事物为题材,将面粉以果蔬调和,加上手工艺人的操作,一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龙”便“腾空出世”了。

花饽饽是怎样制作的

花饽饽需要经过揉、擀、捏、剪、醒、蒸等手法和工序,在婚庆、生日、百岁、上梁、乔迁等民俗活动上常见。花饽饽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果蔬花饽饽,以食用为主。一类是观赏花饽饽,也称之为面塑,运用风干技艺成型,10年至20年不受外界影响且不会损坏,主要用于观赏。花饽饽不仅健康好吃,选料还特别有讲究。“面粉要精细,最好选用极致上好的面粉。上色不能用添加色素,而是采用新鲜的果蔬,不能选用大棚里种植的果蔬,而是要用露天生长成熟的果蔬,还得是成熟度高的,也就是老百姓口中说的老果蔬,经榨汁后提取颜色,例如提取的菠菜的绿、南瓜的黄……这既让花饽饽更富美感,又融合了瓜果蔬菜的营养。”曹小英介绍说。

图为面点师傅们正在制作石榴“花饽饽”。记者 赵亮 摄影报道

在制作车间,记者看到车间面点师傅们正在制作“七层寿桃”“玫瑰花”“粽子”样式的面塑。“七层寿桃”的每一层都有不同的说法和寓意:第一层是自重450克大寿桃,寓意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第二层是锦鲤,寓意锦绣前程,好运连连。第三层是苹果,寓意平平安安。第四层是福袋,寓意福气满满。第五层是富贵花,寓意步步高升。第六层是小柿子,寓意事事如意。第七层是石榴,寓意多子多福。车间面点师傅说:“做好一款花饽饽,得做对它的比例,比例对了,花饽饽才板正漂亮。在制作过程中,可利用擀面杖、剪刀、排气针、竹签、小刀等辅助工具修剪所需的造型,并可利用长短牙签将小附件固定到主体上去。”

花饽饽上锅“蒸”也有讲究。蒸之前,得将做好的花饽饽充分醒发,再放入蒸锅,锅底的水采用自动循环系统,也就是说每次蒸熟的废水会通过设备自动换成干净水,不用人为干预换水。而且还要根据花饽饽的克重确定蒸的时间。制作车间的工作人员介绍,蒸熟醒发完全的花饽饽颜色会更加明亮艳丽,掰开后,会散发出浓郁的麦香。

图为面点师傅从蒸箱中取出蒸熟的“金元宝”花饽饽。记者 赵亮 摄影报道

花饽饽成为乡村致富“新引擎”

60多岁的孙秀云是“馒香百味”花饽饽店铺制作车间的一员,谈起自己学习做花饽饽的原因,她笑着说:“学会了制作花饽饽的手艺,不仅解决了我的退休再就业问题,增加了收入,还让我实现了自我价值。现在,我将制作花饽饽的手艺传授给村里的姐妹们,这样离我携手乡亲创业增收致富的目标又进了一步。”

只有与时俱进地跨“潮改”,打响特色品牌,“国潮”文化才能经久不衰,传统产业才能生机勃勃。2021年前,定福庄村有20余间底商没有出租。新一届村“两委”上任后主动作为,千方百计将闲置7年的冷食厂改建成综合驿站和写字楼,实现村集体增收30万元。2024年以来,在路南区、女织寨镇的大力支持下,谋划打造了“馒香百味”花饽饽,带动村内30余名妇女就业,在丰富群众“菜篮子”的同时也让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如今,在曹小英的带领下,传统意义的花饽饽插上了创意的翅膀,飞入千家万户,带动和美乡村的发展。“我们村为了发展特色乡村产业,打造了市区内唯一的一家村办花饽饽店铺。这不仅仅是一家普通的面食店,也是我们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起点、新路子,是村民们共同致富的新希望。”曹小英表示,在定福庄村妇女的智慧和巧手下,这形态各异、颜色鲜艳的花饽饽从农村走向了大市场,也必将迅速“发酵”出势头强劲的花饽饽特色产业,推动花饽饽产业百花齐放,硕果累累,让花饽饽传承创新之路越走越宽,让人们透过这些花饽饽,看到定福庄村浓浓的乡情,感悟到地域民间老百姓绚烂质朴的乡土文化。

酒香也怕巷子深,佳品仍需吆喝声。定福庄村紧盯互联网这一推广销售的重要载体,联盟搭建花饽饽电商销售,开展电商直播服务,引导打破传统销售方式,为花饽饽插上“数字翅膀”。通过“云端”走进千家万户。

“老手艺”迸发“新潮流”,“小产业”蕴含“大能量”。搭上乡村共富党建联盟“快车”的定福庄村花饽饽成为乡村振兴的“香饽饽”,在一捏一合、一揉一剪中,展现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走出了崭新的致富之路。

记者 赵亮

编辑: 江蕾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