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8 09:18:40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报志愿小心付费陷阱

□ 佳山

短短3小时,卖出2亿元!近日,某机构高考志愿套餐的热销,折射出了家长和考生对相关服务的迫切需求。眼下,正是高招志愿填报环节,笔者认为,付费咨询只要合理合规,无可厚非。但是,提醒广大家长,报志愿咨询时也要小心,千万别因为心急而“掉坑”。

报好志愿进入理想大学,是考生和家长最重要的事。据行业报告,近九成高考生愿意选择高考志愿填报服务,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达9.5亿元,预计2027年将增至12.2亿元。面对如此大的市场需求,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机构开始活跃起来,有的机构和个人,本来是“行业小白”,也把自己包装成专业性的“规划师”“报考专家”,收取数千元甚至上万元的费用。

志愿填报市场乱象丛生,最终受害的是家长和考生。相关从业人员多利用家长和考生对填报流程不熟悉、对大学专业及就业前景不了解的“信息差”,借滑档、退档、高分复读等失败个案输出焦虑,辅以暗示“保录取”等宣传手法引导家长付费。有过咨询经历的家长表示,一些机构为降风险,给出的填报方案偏保守,会导致孩子的分数“被浪费”。有的家长花费了巨资,却得到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收费高还帮倒忙,这种带给学生和家长误导的志愿填报服务必须予以纠正。

对于高价收费和虚假宣传的行为,市场监管部门要及时出手,打击不法行为,维护消费者的权益。考生和家长可以通过公益第三方提供的平台完成志愿填报。前不久,教育部在“阳光高考平台”为考生和家长推出了免费的“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从多个方面帮助考生了解学校和专业,助力高考志愿填报。此外,省教育考试院同样提供了填报志愿服务系统。一些本地媒体也通过多个平台开通了公益平台,向考生宣传普及报考知识。

填报志愿是考生的人生大事,绝不能让良莠不齐、一哄而上的“高报师”说了算。对于考生和家长而言,不要因为焦虑被轻易“割韭菜”,要减少功利和盲从心理,从考生的兴趣志向出发,让专业选择成为人生理想的起航点。

编辑: 王雅丽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