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1 09:18:51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寻唐记⑥丨探寻唐山五大传统村落的时光密码——岁月凝香,特色绽放

□ 记者 赵雅静 刘珲

中国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所在,凝聚着先辈们的智慧与心血,承载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民俗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唐山,这座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现已有五个极具特色的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它们犹如时光遗落的珍宝,各自闪耀着独特的光彩。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踏入这五个村落,揭开那被岁月掩埋的历史扉页,探寻它们各自别具一格的魅力与奥秘。

西刘各庄村: 百年古村落的历史传承与发展

名列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的滦州市泡石淀乡西刘各庄村,岁月的痕迹刻在每一块古老的石头上,诉说着这个村落的悠久历史。

据史料记载,西刘各庄是公元 1440 年即明正统年间由洪洞一带迁移而来。在这片土地上,村民们辛勤耕耘,逐渐形成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村落,而村里的“石门核桃”早在明末清初即已成为地方名产,为村庄增添了一抹独特的风味。

西刘各庄村修缮后的百年石头房。资料片

漫步在西刘各庄村,仿佛穿越时光隧道,回到了过去。村中的民居古迹、古建筑等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淀。拱形房顶的石头房屋是村子的一大特色,至今已有 200 余年历史,坚固稳定,经历唐山大地震而屹然不倒,展现了古代建筑工艺的精湛。传统建筑如大佛洞,始建于明代;偏凉汀,始建于清代……这些古老的建筑见证了村庄的兴衰,也承载着村民们的记忆。

2019 年,西刘各庄村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传统村落,这为村庄的保护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2020 年,村庄完成挂牌保护工作,标志着对其历史文化的重视和保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为了保护好这座古老的村落,古城街道作为责任主体单位,将传统村落古建筑保护纳入整体规划当中,投入近300万元作为西刘各庄村传统村落保护专项资金;聘请专业人士入村调研,向村里老人和土木匠了解原有构造,制定修缮方案。此外,还完善了村庄基础设施,推进道路硬化、照明、用水用电等建设,提升村民生活获得感。这座百年古村落,借传承之力焕发出新的生机,凭保护之举踏上稳健发展之路,未来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马兰关一村:长城边关的岁月记忆

在河北省遵化市的西北部,有一个宛如世外桃源般的古老村落,静静地沉睡在时光的长河中。它背倚昌瑞山,前临马兰河,四周群山环绕,绿树成荫。这个村落就是马兰关一村,一个充满历史韵味和文化底蕴的村落,名列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

马兰关一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当时的大将徐达为了扼守马兰口关,在此修建了坚固的城池,作为屯军扎营之用。后来,戚继光再次加固了城墙,并在城墙外包上一层砖,使得城池更加坚不可摧。清顺治十八年,这里成了守陵机关的驻地,从此迎来了它的繁荣时期。在接下来的 200 多年里,马兰关一村不断发展壮大,成了一个繁华的村落。

马兰关古长城。资料片

在历史的长河中,马兰关一村沉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在村庄的北部,有一道长约 10 公里的明代长城,宛如一条巨龙般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长城的墙体用石头和青砖砌成,坚固无比。登上长城,可以俯瞰到壮丽的景色,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勇气。其中,马兰口和鲇鱼口两个城口更是闻名遐迩。马兰口位于马兰关的北面,是长城的正门城口,也是通往关外的重要通道。鲇鱼口则位于现在的上关村北,是长城的一个豁口,曾经是兵家必争之地。在马兰口的南侧,东西各有一个小城,分别是东营和西营,这两个小城在清代都是屯兵之所。如今,马兰口的东营部分城墙尚存,成了历史的见证。

在历史上,这里曾多次发生战争,是明军与蒙古兵的交战之地。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明嘉靖三十三年的马兰关之战。当时,蒙古鞑靼部俺答率领骑兵进犯马兰关,企图进掠京蓟。警报一日数十次,京师戒严。总督杨博全力抵御,募敢死队夜袭俺答军营,俺答才被迫逃走。这场战争充分展示了马兰关一村的战略地位和重要性。

村里古井、古树和石碾等历史遗迹遍布。村内共有五口古井,分别位于村北、东西两营内及古树旁。这些古井的井口都是青石垒砌而成,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井水清澈透明,甘甜可口,是村民们生活的重要水源。村内现存的一棵古树,位于村西南方向的古井旁,栽于清朝,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这棵古树高大挺拔,枝繁叶茂,是马兰关的地理标志。此外,村内还保存着两个石碾,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马兰关一村全村人口都是满族,清朝八旗后裔,民俗风情特色浓郁。如今,这里的人们依然保留并沿用着满族在服饰、餐饮、婚丧嫁娶等方面的独特礼节和习俗。如今,马兰关一村已成为遵化市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游客们可以在这里领略古老村落的独特韵味,感受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传承。同时,当地政府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马兰关一村的保护和发展,让这座历史文化名村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

铁厂村:穿越千年的冶铁古镇

在遵化、丰润、迁安三地的交汇处,有一个名为“铁厂”的古镇。它背倚燕山余脉,面临珠龙河,四周重峦叠嶂,绿树成荫。这个看似平凡的村落,却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传统村落的瑰宝之一。

据明朝弘治年间的《重建铁厂城碑记》记载:“遵化铁冶始创自中唐历经宋元至今。”在中唐时期,为了抵御边寇的侵袭,这里始建土城,之后宋元两代都延续了炼铁的活动。随着岁月的流转,铁厂村的冶铁业日益繁荣,成为北方最大的炼铁地之一。

铁厂城址。资料片

时过境迁,如今铁厂村的冶铁业已不再兴盛,但这里的历史文化遗产依然完好无损。漫步在铁厂村的大街小巷,手指轻触铁厂城墙的青石,仿佛能听到 500 多年前的砌筑之声在耳边回荡。在明代,由于倭寇频繁侵扰,兵器的需求与日俱增,铁厂村因此成了军事要地,筑起了坚固的城池和众多军事设施。明弘治年间(1488年—1505年),人们拆除了原来的土城,重新规划并改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石头城。城墙长、宽各一华里,高二丈、宽一丈,基础由九层灰土夯实而成。南北城门两侧还建有跑道,以备巡城之用。所用石块平均约一立方米左右,城门上镶嵌着四块石刻匾额,分别刻有“峰岚耸秀”“畿辅保障”“海岳清宁”“山河盘带”等字样。城池建成后,城内驻兵,负责炼铁和铸造兵器,而城外则是平民百姓的聚居区。

时至今日,在铁厂村的东北方向,仍然保存着明代建造的 72 座炼铁高炉、焦子山、冶铁炉、石碾子和铁焦等遗迹。这些堆积物高达 8 米,深度超过 20 米,总面积达 6 万余平方米,从中可以想象当年冶铁厂的规模之巨。直到万历九年(1581 年),冶铁活动才停止,这里逐渐演变成了一座民城。

除了冶铁业,铁厂村还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整个村落共有 43处遗址点,其中不仅包括铁厂城址、明代全国最大官营冶铁厂遗址,还有无终子洞、燕昭王墓、无终古道、三仙石、珍珠泉、明代古井、铁场会议纪念碑等。铁厂村还涌现出许多历史文化名人,如无终子、燕昭王、戚继光、唐文灿、李运昌、苏连存、刘承光等,他们的故事和传说为铁厂村增添了一抹神秘而传奇的色彩。

铁厂村的村民们至今仍保留着许多传统的习俗和文化,其中铁厂飞钹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龙会也跻身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这些都是铁厂村的宝贵财富。

如今,铁厂村已成为遵化市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游客们可以在这里领略古老村落的独特魅力,感受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同时,当地政府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铁厂村的保护和发展。

官房村:长城脚下的满族风情

在遵化市西北25公里处,有一个名为“官房”的古村落。它北距明长城的重要关口马兰关约3公里,南距马兰峪镇区约2公里。村庄东门楼前的石马古道,是历朝官兵御敌通关的要道,西北侧则保留着直通清东陵的通陵大道。

官房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燕、唐时期,当时这里已经形成了村落。到了明初,这里成了军队驻扎的地方,规模逐渐扩大,作为守护马兰关长城官员的住所。清朝时期,这里更加受到重视,满族世袭武官驻扎于此。后经扩建,于清咸丰初年形成了如今的格局。

踏入官房村,村落内的街巷仍保留着原有格局,延续着原有尺度空间。村庄全部为坐北朝南、青砖灰瓦坡屋脊的正房,西部为昌瑞山,东部是麒麟山,河水绕村东而过。村庄的建筑风格充满了浓郁的清代特色,青砖灰瓦、坡屋顶,展现出了北方宅院的凝重与威严。村内的老院子里,精美的门墩、独具匠心的砖雕,以及灰瓦飞檐、棕黑色的老木窗、石垒的院墙,无不让人感受到北方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

官房围墙。资料片

官房村作为马兰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关隘构成了一组完整的长城防御工程体系。明朝大将徐达奉旨修明长城后,官房村被征作守护长城的高级将领的家属院,因此得名“官房”。村落开始逐渐兴盛。

清东陵的修建又为官房村带来了发展机遇。清东陵的三镇、九营、八圈都是守陵人员居住的营房,官房村为三品到七品官员的住所,在清东陵守卫体系中有重要的地位。

咸丰年间,官房村周围筑起了一道近千米的砖墙,东面开一个大门,大门内外建影壁、照壁。南侧有一便门。整座村落古香古色,有着十分明显的民族特色。因为当时官房内所住的都是随康熙皇帝征战有功受皇封的五品以上的世袭武官,因此官房的名气越来越大。

清代朝廷还赋予总兵府更多的权力和功能,公元1851年设“宝蓟局”,铸币局就设在官房村内。官房村至今保存着围村古城墙、门楼、影壁、照壁和古井、古桥、教军场、点将台遗址等,2012 年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22年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

官房村满族风情浓郁,至今仍保留着一些满族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如今,来到官方村,还能看到满文书法的古朴秀丽,品尝到八大碗的独特美味,亲身感受满族的生活方式。

西铺村: 从“穷棒子社”到现代化村庄的传奇历程

河北省遵化市的西铺村,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朝,曾是古时传送公文的驿铺。不过西铺村真正声名鹊起是在建国之后,这里率先成立了“穷棒子社”,接着又组建了高级社与人民公社。由王国藩领导建立的合作社受到毛主席赞誉,称其为“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在公社化运动进程中,西铺村于遵化乃至全国都起到了重要的表率作用,这里也成了一座有着传奇色彩的红色历史名村。

1952年,西铺村23 户农户成立“穷棒子社”。 资料片

走进西铺村的村史馆,仿佛开启了一幅历史长卷,它翔实记录了西铺村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断改革与奋斗中前行的辉煌历程。

1952 年,党中央号召农民踏上合作化道路,西铺村党支部委员王国藩等积极带头,23 户农户成立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经清查,合作社财产仅有 230 亩土地以及“三条驴腿”,这“三条驴腿”是指土改时分给西铺的一头驴,入社农户占四分之三股份,只能社里用三天,社外用一天,故而他们的合作社被称作“穷棒子社”。他们虽人穷,但志不短,在短短三年时间里,靠着勤劳的双手从山上获取了大量生产资料,凭借苦干实干,到 1955 年,合作社拥有大牲畜 52 头、大车 5 辆,实现总收入 5 万余元,当年还向国家交售余粮 2700 多公斤。经过数年努力,“穷棒子社”从仅有“三条驴腿”发展到“肥猪满圈、牛羊满山”,许多富裕社都比不上他们。

1956 年 1 月 1 日,西铺与东铺、大于沟、白马裕村共同组成了当时遵化县第一个高级社——建明农林牧生产合作社,王国藩担任高级社主任。高级社成立后,充分激发了社员的积极性,极大地提升了生产力。“穷棒子社”的事迹很快传至中央,以“穷棒子社”发展历程撰写而成的调查报告,被选入中共中央办公厅 1956 年 1 月编印的《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毛主席亲自为其撰写了按语,将“穷棒子社”赞誉为“整个国家的形象”。由此,“穷棒子社”成为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一面鲜明旗帜。

1966 年 4 月,周恩来总理和外交部长陈毅陪同阿尔巴尼亚部长会议主席谢胡等人,乘坐直升机前往西铺村进行视察。

改革开放后,西铺村成了建明镇下辖的行政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在此过程中,西铺村人并未忘却自己的历史与传统,始终秉持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探索与创新,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如今,西铺村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村庄,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村里不仅有整齐的街道、漂亮的房屋,还有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园区。村民们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他们积极利用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推动村庄的可持续发展,努力打造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吸引更多的人来到这里感受乡村的魅力,为实现更加美好的明天而持续奋斗。

编辑: 江蕾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