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7 06:32:12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晚报

倪发肉饼:4代人86年传承老味道

在探访乡村的路上,记者偶遇路边一家散发着阵阵香气的小店——倪发肉饼。位于丰润人民医院西侧的倪发肉饼店,还没到饭点,来购买肉饼的顾客络绎不绝。“老板,来三块儿牛肉的肉饼、一碗粥。”一位顾客喊道。不一会儿,金黄的肉饼端了上来,脆脆的表皮透着一层油光,格外诱人。咬上一口,肉馅不干,还飘着一股特殊的香味。

倪春生的爱人在烙肉饼。

倪春生(右一)和妻子、儿媳在厨房忙碌。 记者 吕泽萱 摄

“我们这儿的肉饼好吃是有原因的,就拿猪肉馅的来说吧……”倪发肉饼的老板倪春生笑着娓娓道来。“倪发肉饼”里面加有丁香、桂皮、砂仁、玉果、白芷、山柰等六味草药,用五花肉和丘根肉配上酱油、香油、葱、姜、花椒、大料,这样做出来的肉饼外酥里嫩,香而不腻。“以前我和爷爷在大集上售卖,都是来吃肉饼的,一问就是吃‘倪发’去,可热闹了!”倪春生回忆道。

倪春生的爷爷叫倪发,生于1911年,16岁到天津,先后在著名饭店义丰居、新大陆、山东馆、德恒居、荣丰居学艺。七七事变后日本侵占天津,倪发在1938年春天回到家乡,将学到的手艺充分发挥,创制了倪发肉饼。

倪发有一好友是老中医,他闲暇之余经常到好友那里学习中医。一次,他深度阅读了《本草纲目》,其中的中草药让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若将中医草药秘方运用到肉饼香料中,是否能让肉饼独具香味,还对人体有益处呢?于是,倪发苦心钻研,反复实验,创出了独特的“倪发肉饼”。“到现在为止,倪发肉饼还保持着当年的味道,我就是想让顾客们能吃口肉饼回顾当年,不忘初心。”倪春生说。

新中国成立初期,倪发加入了公私合营组织,先后在白官屯供销社饭店、食品站从事餐饮工作,并没有丢下手艺。随着改革的春风,倪发看到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1981年1月,又办起了肉饼铺,由儿子、儿媳、孙子做帮手,重操旧业,多年不见的倪发吊炉擦酥肉饼又在市场上出现了。

1997年,倪发去世,倪建周子承父业经营肉饼生意。2017年倪建周去世,由倪发的孙子倪春生、倪发的重孙子倪百成继续经营着肉饼生意。86年、4代人的苦心经营,倪发肉饼已经烙印在食客们的记忆里,承载着一份乡情。店内倪发的孙媳和面、包肉饼,重孙媳端盘子、刷碗、打包,一家子其乐融融地经营着小店。目前,倪发肉饼制作技艺已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倪春生说:“我们会继续把这份老手艺传承下去,守好这份老味道,让更多的人品尝美食、品味乡情。”

记者 魏伟 吕泽萱 实习生 杨子新

编辑: 王雅丽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