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制作 记者 魏伟 吕泽萱
“我是党员,我先上!”
这句话,曾在危难之际无数次响起;
这句话,化为挺身而出的行动;
这句话,道出了9900多万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时隔百年,红河溯源。乐亭县胡家坨镇大黑坨村的李大钊故居丁香依旧,芳华百年。作为“播火者”的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从这里走出,追光而行,以燃尽自己为代价,照亮了中国的路。
游客参观百年丁香树。记者 吕泽萱 摄
如今,他留在风中摇曳的那抹红,已染遍神州。
李大钊故居始建于1881年,由李大钊的祖父李如珍设计建造。故居分为东西两个半院和前中后三进宅院。前院的李大钊铜像前,前来瞻仰的游人久久矗立,凝望李大钊同志那坚毅的面容,肃然起敬。中院东厢房是李大钊出生和结婚的地方,炕上陈列着兰花枕头和被褥。李大钊3岁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启蒙读物,东正房炕上的小方桌正是他启蒙的地方。每天洗漱之后,李大钊就在这里,在祖父的教导下读书学习。9岁时,李大钊在后院的小书房手抄介绍西方富国强兵的著作《重译富国策》。正如他在《狱中自述》中写道:“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
李大钊铜像。 记者 吕泽萱 摄
1913年,李大钊东渡日本,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1916年回国后,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精神,抨击旧礼教、旧道德,向封建顽固势力展开猛烈斗争,并写下“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青春》一文,鼓励青年为建设蓬勃朝气的国家而奋斗。
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李大钊以敏锐的眼光和卓识的远见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拯救中国的导星。他向全人类发出高呼:“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1921年7月23日,红船启航,红花开始绽放。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编号为0001号的珍贵文物,正是李大钊就义的绞刑架,斑驳着刽子手的腥风血雨,铭刻着先驱者的视死如归。1927年4月28日,38岁的李大钊在冰冷的绞刑架前慷慨陈词:“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们已经培养了很多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各地!”
沧桑百年,换了人间。
漫游如今的大黑坨村,“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等大钊格言,遍布街头巷尾,时刻能感受到李大钊的气息。走在希望的田野上,温室大棚绵延成片,4520亩耕地以设施果菜为主导产业,成为冀东地区重要的错季精品果菜生产基地,大钊精神在这里薪火相传,红色血脉延续不断。
青春校园,书声琅琅。1919年冬,李大钊从北京回家乡的路上,有感于农村破败待兴,萌发了在家乡办教育、改变农村面貌的想法。历经重重困难和考验,李大钊在家乡华严寺原址筹建大黑坨小学。“学校造人才为改造社会,读书为做事不是为做官。”1920年春,李大钊在开学当天亲笔写下这副对联作为大黑坨小学的校训,一直沿用至今。
李大钊幼年学习的地方。记者 吕泽萱 摄
今天的大黑坨小学,校舍几经翻建维修,早已成为漂亮的楼房,“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几个大字在楼顶静静矗立,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一应俱全。2011年,教育部将大黑坨小学四年级命名为“李大钊班”,将红色教育理念融入教学,让红色的基因在幼小的血脉传承。同时,该校组建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营造“红歌嘹亮”进课堂的浓厚氛围,“红领巾”宣讲团邀请大钊故居讲解员定期进行专业培训,每逢节假日,小成员们会到故居为党员干部、外地游客进行义务讲解。
近年来,大黑坨村紧紧围绕“红色教育、绿色畅游”的美丽乡村建设总目标,组建了“大钊志愿服务队”“党员致富帮扶小分队”,义务清理街道,传授种植养殖技术,实现了“党员带群众、先富帮后富”。同时,该村依托红色资源禀赋和丰厚的农耕文化,将人文精神、民俗文化、旅游元素、农业特色有机融为一体,推动红色旅游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年接待游客达数十万人次,先后获评国家级“一村一品”专业村、全国100个社区思想文化宣传示范点,荣获河北省文明示范村、河北省美丽乡村、河北省幸福乡村、河北省乡村精品旅游示范村等称号。
游客参观李大钊故居陈列。记者 吕泽萱 摄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昔日的火种已呈燎原之势,红花开满神州,中华迎来盛世,9900多万名共产党员在各行各业撑起民族的脊梁。阳光穿过丁香枝头,洒在红色故土,朵朵红花在这里重温红色初心。大钊故居讲解员李玙璠声情并茂地讲述着李大钊的故事:“李大钊故居是李大钊诞生和幼年成长的地方,也是李大钊与赵纫兰成婚安家和子女生活的地方,留下了李大钊一家光辉的足迹……”
记者 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