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映在绿色海洋中的沙石峪村。 徐贺齐 摄
在遵化市沙石峪村的石碑上,赫然写着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印记:“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当年的穷山沟,如今已是换了人间——荣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文明村。正值秋风送爽之时,村子周围、漫山遍野的葡萄宛如紫色玛瑙,吸引了各地游客来这里采摘、休闲。
作为沙石峪发展变迁的见证者,1943年6月出生、曾当选市级劳模的王义春老人,向记者娓娓道出记忆深处的许多往事……
王义春老人正在采摘葡萄。 杨文进 摄
当年过着“野菜枣糠填肚皮”的生活
“沙石峪山连山,当代愚公换新天……”从1966年到1971年,沙石峪村共动土石方1760万立方米,投入劳动力1180万个,将原来2.3万块、780亩土地,改造成5020块、1200亩大寨田。
王义春老人介绍,他从记事起就感觉到村民的生活非常困难,那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村民们过的是“野菜枣糠填肚皮”的生活。当年的村党支部书记张贵顺不仅带领大家学习外村的先进经验,还经常讲“我们要用双手改变它”。
沙石峪村当时“滴水贵如油”,每天早上,村里的男男女女都要步行十几里路去挑水。“土如珍珠水如油,漫山遍野大石头”,村子不仅缺水,更重要的是缺土。
为改变贫穷面貌,张贵顺带领大家用大锤砸,用尖镐凿,用双手挖,把小块的土地整合成大片的更便于耕作的农田,还带领大家修路、修水渠、建水池,改良土壤,种植葡萄、果树。
王义春老人13岁起帮家里放羊,14岁后到村里“农业社”上班。经常是太阳出来就去上班,中午11点半回家吃午饭,下午1点多又走了,直到天黑才回来。在他的印象里,家里经常吃的是用白薯干做的饭,用捣碎后白薯干的细面做粥,大点的粗颗粒做“干饭”。而现在,王义春老人衣食无忧。村里的土坯房全部变成了砖瓦房。10多年前,儿子带着他坐飞机到海南岛旅游,享受椰风海韵带来的舒适体验。
与民兵一起开凿“愚公洞”
王义春老人经历了村庄的巨大变迁,除了修路、改造梯田、挖大口井,他还与村里的27名民兵一起开凿了“愚公洞”。
工程刚开始时,他们只使用大锤、钢钎等简单的工具,进度非常慢也非常累。不久后,村里聘请了技术人员,附近的部队支援他们用上了风钻,仅用8个月就打通了这个村庄发展史上重要的隧道,改变了村庄面貌。王义春老人至今珍藏着一张用风钻在隧道里进行掘进的黑白照片,他小心翼翼地擦拭相框,脸上溢出欣慰的笑容。
王义春老人保存的用风钻在隧道里进行掘进的黑白照片(左为王义春)。
王义春老人小心翼翼地擦拭当年在隧道里施工的黑白照片。杨文进 摄
他印象最深的是张贵顺提出的“社员外出不空手,每人都要带点土”的口号。从此,每到附近赶集上店、出门入户时,村民们都要带几袋土回来,再把这些珍贵的土捧到沙石峪的石头缝中。后来,听说沙石峪缺土的消息,来村子考察的人,甚至少数民族朋友、外国友人,也都带着土来到这里。
当时,梯田中还有很多影响播种的大石头,王义春主动找到张贵顺书记,下班后与几个民兵打眼安放雷管进行爆破,第二天再把碎石清理掉。张贵顺看到后非常高兴:“有饭还得给年轻小伙子吃!”
1962年,记者东生的长篇通讯《看愚公是怎样移山的》在《人民日报》刊出,沙石峪声名鹊起。1966年4月29日,周恩来总理陪同阿尔巴尼亚部长会议主席谢胡到沙石峪参观,之后的短短几年间,沙石峪接待了167个国家的包括4个国家元首、16国总理在内的3000多位国际友人。
艰苦奋斗,续写“愚公新传”
20世纪70年代后期,村子的生活条件逐渐好转,“可以放开吃玉米面、高粱米。”从国家每年供应十几万斤粮食,到实现粮食自给自足,沙石峪1978年粮食产量达到40多万公斤,当年向国家交售粮食10万公斤。
那时,为了响应张贵顺书记劈山造田的壮举,王义春每天都要与石头打交道,剐蹭掉皮肉是“家常便饭”。有一次,他在挖大口井时,10多米高的卷扬机吊斗落下来,一个人从上面掉下砸到他肩膀上。他被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瘫坐在地上,肩膀也非常疼,回家养了三四天才缓过劲儿来。
王义春曾经作为民兵组织的代表,两次在人群中欢迎周恩来总理来村里,迎接过阿尔巴尼亚来的国际友人。
如今,已经81岁高龄的王义春老人依然精神矍铄,经常到葡萄架下浇水、修剪、疏果。新中国成立75年来,沙石峪从远近闻名的穷山沟,到如今吃穿不愁,王义春老人感受到了村子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总是语重心长地告诉自己的孩子和身边的年轻人,“沙石峪现在的成就,与党的领导是分不开的,一定要听党的话苦干实干,艰苦奋斗,续写‘愚公新传’,不能贪图享受。”
沙石峪村党支部书记周国军介绍,该村目前共有257户910口人,耕地面积1300亩,山场面积3700亩,2021年人均纯收入达23000元。如今的沙石峪,已是远近闻名的葡萄专业村和小康村,红瓦白墙的整洁村庄掩映在绿色的海洋中,葡萄、鲜桃、梨、枣等特色果品挂满枝头。
记者 杨文进 通讯员 许昊 胡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