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8 12:54:01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人民日报

三天报道三次!唐山连续登上《人民日报》!

10月1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在第12版旅游天地版刊发通讯《河北唐山:美食旅游带动消费热潮》,对我市以美食带动旅游、以美食促进消费,推动唐山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做法与成效进行报道。

10月16日,《人民日报》在第4版要闻版刊发《食堂建到家门口 就餐便利又省心》;10月18日,《人民日报》在第3版要闻版刊发《楼宇街巷 节水增效》,这两篇文章均以较大篇幅报道了我市做法和经验。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10月16日第12版截图

河北唐山:美食旅游带动消费热潮

□ 人民日报记者 朱金宜

近日,“寻味美好中国·跟着美食游河北”二十四节气(秋季)旅游美食及线路(唐山)宣传推广活动启动。活动现场,主办方通过河北省旅游美食宣传片和唐山味道游宣传片,对棋子烧饼、饹馇、东陵糕点等美食进行推介,推出寻味山珍、畅享海味、回味唐山3条美食旅游线路。

活动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旅游报社主办,唐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据了解,为进一步促进美食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今年2月,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指导开展了“寻味美好中国·品游万里山河”全国二十四节气旅游美食及美食旅游线路征集和宣传推广活动,并于4月、6月、8月相继发布了春、夏、秋季旅游美食及线路。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荣丽介绍,近年来,河北不断深挖美食文化内涵,大力推动美食与旅游深度融合,举办“跟着美食游河北”等系列美食旅游推广活动,美食旅游已经成为广大游客开启“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之旅的重要内容。唐山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以唐山为代表的冀东沿海菜是冀菜三大流派之一,唐山的蜂蜜麻糖、棋子烧饼等特色小吃远近闻名,唐山宴、河头老街、滦州古城是广受游客欢迎的美食旅游打卡地。以美食带动旅游、以美食促进消费,正在成为推动唐山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走进唐山饮食文化博物馆“唐山宴”,伴随着一声“来且了”(唐山方言:来客人了)的吆喝,美食的香气扑鼻而来。这座集特色餐饮、民俗传承、文化展示、休闲观光和研学实践于一体的文旅商综合体,将饹馇、十四王爷干烧鸡、棋子烧饼、泉水豆腐等唐山本地特色小吃汇聚一堂,游客既可以看到美食制作过程,也可以亲口品尝。

在一处摊位上,工作人员李花根正在为排队游客分装鲜肉、豆沙等不同口味的棋子烧饼。“今年国庆假期,我们棋子烧饼摊位每天的营业额1万余元。”李花根告诉记者,这种有着数百年历史的传统小吃深受游客喜爱,是唐山宴的必吃美食之一。

“唐山宴包含美食体验街区、民俗文化展区等多种主题的体验和展示空间,涵盖150多种唐山特色小吃和20多种非遗美食。”唐山宴副总经理魏永介绍,自2018年开业以来,唐山宴人气火爆,年均接待国内外游客500余万人次,单日最高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通过引入非遗传承人、品牌直营等方式,带动700多人就业,助力唐山美食文化传承,打造唐山文旅新名片。

夜幕降临,泛舟唐津运河之上,数百架唐风灯笼映入眼帘,河岸边的建筑古色古香,许多身着唐代服饰的游客在运河廊桥上漫步——记者来到唐山市河头老街时,正值工作日傍晚,灯火璀璨的街区里却游人如织,热闹非凡。不少游客手里还拿着金皮酸奶、口蘑虾滑、打糕等小吃,在水上集市、艺术街区等区域游逛,十分惬意。

据了解,河头老街通过推出沉浸式唐风文化体验旅游产品,盘活了闲置多年的“运河唐人街”项目,将特色美食与皮影、打铁花等非遗表演、唐风旅拍等新业态相结合,成功创建国家级文化和旅游夜间消费集聚区。自2024年常态化运营以来,河头老街已累计接待游客500余万人次,其中来自北京、天津等地的外地游客占比超过60%。

提起唐山的“鲜味”,许多食客都对河豚念念不忘。在唐山市曹妃甸区十里海河豚小镇,游客可以体验撒网垂钓,感受渔家乐趣,再品尝一顿鲜美的河豚宴。

如今的河豚小镇,围绕河豚元素推出主题餐厅、非遗面塑体验馆、渔乡民宿等多种业态,村民将闲置房屋、水塘等资源投入旅游经营,吃上“旅游饭”,通过水产养殖、休闲垂钓、农产品销售等方式,人均年收入显著提升。

唐山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美食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唐山这座拥有特色美食和多元文化的城市,正在催生文旅消费新的增长点,迎接八方来客。

《人民日报》2024年10月16日第4版截图

优化服务,打通送餐的“最后一公里”

临近11点,唐山市路北区山西北里社区,老年餐桌配送点分餐员王淑英打开门锁,开始营业。几分钟后,一辆配送车开到门前。打开车门,司机拎着两大袋餐食走了进来,“这里有5份套餐、3份单点主食和1份小份菜。这是明细表,你看看对不对?”

餐食来自一公里外的路北区煤研分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对着呢,没问题。”核对明细表后,王淑英把餐食放进保温箱,等待社区的老人们陆续来取餐、用餐。“如果老人有需要,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还有专职送餐员提供付费的上门送餐服务。”王淑英说。

唐山市成立“一老一幼”公益基金,引导社会力量投入养老服务,建成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50余家。在支持养老服务中心提供“孝老食堂”堂食服务的同时,唐山市还积极探索“老年食堂集中配餐+助餐点助餐+送餐上门”模式,鼓励企业、社区为老年人拓展餐食配送服务。

依托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路北区在还不具备建设“孝老食堂”条件的社区设置了“老年餐桌”配送点。“每天下午社区微信群里会发次日的菜单,居民们接龙订餐,第二天中午来配送点取餐。”山西北里社区党总支书记刘蕊说,如果不方便用智能手机,老人也可以打电话订餐,用现金交餐费。

11点半,配送点的餐食已被取走大半。刘蕊下班路过,发现居民闫秀荣订的餐仍未取走。

“闫姨这两天正腿疼呢。”确定闫秀荣没预订上门送餐服务后,刘蕊打算将餐盒送到老人家中。“社区志愿服务可以保障老年人助餐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刘蕊介绍,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社区组织志愿者提供免费上门送餐服务。

从配送点出来,穿过几栋居民楼就是闫秀荣家。开门接过餐盒,闫秀荣连声感谢。

“我们将继续挖掘资源潜力,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助餐服务。”唐山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米文娟说。

《人民日报》2024年10月18日第3版截图

减损

管网更新 降低损耗

拿着像听诊器的数字测漏仪,戴着耳机,将拾音器放在地上缓慢移动……深夜11点,河北省唐山市一栋居民楼旁边,唐山市自来水有限公司的测漏队队员张磊正在给供水管网“把脉问诊”。

“公司漏损管理系统显示,该小区夜间用水最小流量发生异常,请前往判断当地供水管网是否有漏点。”接到值班人员通知,他和同事立即来到这里排查。

近一个小时的“听诊”后,张磊确定了漏点所在位置。经过抢修,第二天一早,小区便恢复了供水。“幸亏发现得早,不然要白白流掉很多水。”张磊说。

《节约用水条例》提出,建立供水、用水管网设施漏损控制体系,采取措施控制水的漏损。唐山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项目负责人郭宝江介绍,地下供水管网尤其是居民区下密布的地下供水管网存在漏损,是强化治理的重点。

2015年起,唐山市分批分步实施独立分区计量,将供水管线分成多个单独计量的供水区域,在区域进水口安装流量测算表,计量数据传输到管理系统,实现实时监测。“用水数据一旦出现异常,系统便会自动提示,测漏队员接到指令后,可以快速前往排查管道漏点。”郭宝江说。

登录唐山市智慧综合供水漏损管理系统,各分区计量数据、夜间最小流量分析图、日水量趋势分析图、压力分析图等信息一目了然。“通过数据分析对比,我们可以快速精确定量各个分区的水量漏失水平,及时发现管网漏损情况。”唐山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技术科科长吴昊岩介绍,2023年通过这一系统发现漏点89处,估算止损水量达30.51万吨。

科学堵漏的同时,唐山也在推进管网更新改造。2017年以来,唐山市持续推进老旧小区供水管网改造提升、“三供一业”供水移交改造等工程,逐步用新型球墨铸铁等管材取代普通铸铁管、塑料管等老旧管材,大大降低了供水管网事故发生率。“目前,唐山市公共供水管网综合漏损率已从2015年的17.56%降至9%以下。”郭宝江说,唐山力争在2025年底将全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降至7%。

编辑: 穆俊丽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