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新闻网消息(么宗阳 王军 杨文进)近期,路北区全面致力于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传播普及、产业发展等工作,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文化遗产服务融入该区发展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路北实践注入强大文化力量。
该区按照省市关于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要求,根据上级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结合路北实际,修改完善《路北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施方案》,组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统筹组织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有关工作。依托以文旅局和镇街文化站站长为主、以第三方技术专家为辅的普查队伍力量,按照“全覆盖、地毯式、无遗漏”原则,全力做好“大城山遗址”“唐山陶瓷厂办公楼地震遗址”等29处(2处省保、8处市保、19个一般文物点)已认定文物复查和新发现文物认定工作,切实为该区文化遗产后续保护开发提供坚实支撑。目前,已完成6处文物点位打点、绘图、拍摄工作。加强与上级部门和专家沟通协调,详细规范掌握普查标准和规范,定期组织普查员开展业务指导和普法培训,不断提高该区普查队伍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结合该区已制定出台的《路北区加强文物保护的实施意见》等6件文化遗产管理办法,不间断对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定期巡视、走访,及时消除各类问题隐患因素,严厉打击曝光文物违法行为,形成震慑。
在建设高品质文旅强区上持续聚焦用力,深入挖掘骨质瓷、启新水泥、培仁女校、汉斯·昆德故居等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更多“都市旅游首选地”。支持启新1889、培仁文化街区等文保单位深度参与旅游项目开发,切实将“工业遗存+文化创意产业+城市生活”相融合,不断丰富该区旅游业态产品。鼓励支持唐山民间文艺家协会、唐山市工艺美术协会等社会组织和非遗传承人、文创从业者、民间手工艺人、专业院校师生在传统节日,组织或参加该区文创活动,征集更多优秀非遗文创作品,充分发挥院校团队创作能力+文创+产品转化模式,促进文化创意和衍生产品打造。
深入挖掘“李世民在东征朝鲜时在大城山驻兵赐山姓‘唐’”“生产了中国第一桶机制水泥”“烧制了中国第一件卫生陶瓷”“‘北方瓷都’起源地”等文化文物资源,聘用专业团队,讲好路北故事,创作宣传短剧,不断提高群众对文化遗产的认同感与荣誉感。用足用好抖音、微信等各类媒体平台,持续性发布培仁里“原唐山女中校址(旧孤儿院、教会学校)”“汉斯·昆德故居博物馆别墅”等文化遗产打卡地、历史文化等内容,不断扩大路北知名度。积极利用活动、展会、媒体等载体,以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加强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该区群众文物保护意识,带动更多群众关心、支持文物保护工作。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工作,让传统体育、传统美术、传统戏曲、传统曲艺项目成为文化遗产进校园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