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7 06:31:51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晚报

全国首届!河北唯一!唐山晚报刊发的葛昌秋作品《老妈的画儿与话儿》入选

全国首届“新时代散文大观”图书出版项目评审

本报刊发的葛昌秋作品《老妈的画儿与话儿》入选

系河北省唯一入选作品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日前,在中国作家协会社会联络部、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文联出版社联合主办的首届“新时代散文大观”图书出版项目评审中,我市作者葛昌秋的作品《老妈的画儿与话儿》成功入选。

《老妈的画儿与话儿》是本报《老年周刊》首发的系列作品,其中画的作者马翠兰生前是一位普通家庭妇女。在她的一生中,“没上过学,没上过班,没上过台,没上过榜;没拿过笔,没开过支,没讲过话,没领过奖。经了许多事,建了一个家,养了一群人;干了不少事,画了一堆画,说了一番话”。

马翠兰没上过学,又不识字,老伴儿去世后,在儿女们的鼓励“逼迫”下,老人用蜡笔画画,并讲出画中的故事,说出自己对人生的感悟,由儿子葛昌秋写出来,在本报专栏刊发后,被中青在线转发,社会反响良好。老人的蜡笔画在《人民日报》《老年世界》《恋爱婚姻家庭》等报刊发表,1992年她加入唐山市美协。这不仅体现和传承了好家风,也使晚辈的尽孝提升到文化的高度、精神的境界,有很大的社会价值和广泛的示范作用。

葛昌秋说:“老妈目睹了新旧社会老百姓的辱与荣,见证了世间的变迁,有时代特征;老妈亲身经历了唐山大地震劫难的死与生,感受了城市的变革,有地域特色;老妈亲手创造了平凡小家庭生活的和与乐,体会了岁月的变化,有个人特点。”

专家们认为,《老妈的画儿与话儿》“是一部家庭奋斗史,画出人世间的平凡故事;是一个百姓哲学家,说出人生中的非凡感悟”,其不仅是“九旬老妪的处女作,生活中酸甜苦辣的别样记述”,也是“儿女孝心的代表作,亲情中春夏秋冬的个性呈现”。《老妈的画儿与话儿》堪称一部解读民间时代记忆的百姓读本;是一段抒发人间母爱情愫的普通乐章。

据悉,此次评审共征集到410部作品,经17名知名作家、评论家、文学教授、知名传媒人组成评审委员会,通过分组审阅、评议、打分、集中投票的方式,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遴选出30部优秀作品。入选作者来自全国21个省、区、市,年龄从28岁至67岁,跨越老、中、青三代,展现了新时代散文的蔚然大观。《老妈的画儿与话儿》是河北省唯一入选作品。

主办方认为,通过评审精选出真正具有时代精神和文学深度的作品,通过对散文这一文学体裁的深入挖掘,展现民族复兴进程的现场情境,记录时代变迁中的人民心声。“新时代散文大观”是新时代文学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评委中有鲁迅文学奖的评委、冰心散文奖的评委、鲁迅文学奖得主等,都是散文界的名家。“新时代散文大观”不仅仅是一个出版项目品牌,更有希望成为一个文学品牌。

中国作家协会原主席团委员、中国散文学会会长叶梅表示,“新时代散文大观”项目是中国散文学会在当下很好的一种实践,是散文对时代的呼应,散文对时代的再现。要把生活在人民中的基层作家发掘出来,选出的作品要能真正体现出中国散文的大气象。(浩平秋

编辑: 穆俊丽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