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南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系列报道②
留住“好教师”,缩小城乡、校际师资差距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赵珺)丰南区坚持固本强基,推动义务教育师资力量优质均衡。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育人才梯队建设,创新实施“师资引进、绩效分配、正风肃纪、业务提升”四项改革,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缩小城乡、校际办学质量差距。
创新精准招聘模式。推行“定乡镇、定学校、定学科”招聘办法,建立新教师服务期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师资的年龄、学科、学历等结构性问题,全区教师本科学历占比达91%、研究生学历占比5%、教师专业对口率达100%,农村学校本科以上学历占比88.9%。
创新绩效激励机制。实施“超岗低聘、重岗重酬、倾斜一线”绩效改革,乡村与城区、一线与非一线教师年绩效工资差距达万元,对从义务教育学校调往其他类学校的教师实行停发绩效工资、执行低聘两级岗位等约束措施,有效促进教师扎根农村、深耕一线。
创新师德教育体系。深化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培养,实施师德教育承诺、亮诺、践诺“三诺”行动,制定丰南师德标准、文明教师标准、教师成长标准及师德负面清单、教师信用清单等“三标准两清单”指标体系,推进教师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培育出经安中学功臣楷模、第一实验小学君子教师等一批师德典型校。
创新联合培养平台。推进京津冀教育一体化改革,采取请进来—专家培训、走出去—研修学习、育名师—挂职交流、搭舞台—同课异构、建平台—资源共享“五项举措”,与京津名校开辟精品课程、优质课件、教改案例等多种资源的共享平台,每年超40名教师、校长赴京津学校挂职,实现育人理念、教学实践、特色发展等与国内顶尖名校的同步同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