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5 08:26:28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唐山市残联高质量推动精准助残服务工程

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每一位残疾群众心中

市残联高质量推动精准助残服务工程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闫妍)记者从日前举行的唐山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了解到,我市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残疾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通过高质量推动精准助残服务工程,有效解决了残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每一位残疾群众心中。

坚持靶向发力,精准助残服务工程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市残联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每月调度工作进展,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推动、分管领导牵头负责、市县两级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2024年以来,为1514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完成任务的137.6%;为10377名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完成任务的104.8%;为11119名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完成任务的117.7%;为3792名残疾人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培训,完成任务的104.6%;为2265名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完成任务的115.4%;为955户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完成任务的147.1%;为2593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发放评残补贴;为80名符合条件的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家庭子女发放助学金。

聚焦政策落实,残疾群众生活保障更加有力。社会保障更加夯实,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2367名防返贫监测对象零返贫、零致贫。认真落实低保政策,实现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应保尽保。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10.9万人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康复服务质效齐升,5.1万名残疾人享受康复医疗、训练、辅具等服务,康复服务覆盖率达100%。全市14个县级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实现全覆盖。就业创业更加充分,全市就业年龄段残疾人8.1万人,已就业4.5万人,综合就业率达55.8%,位居全省第二。全市112名残疾人高校毕业生下发录入率、服务率、就业率达100%,位居全省前列。开展“走访拓岗促就业”活动,走访用人单位240家,开发岗位979个。组织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等活动,提供适残岗位200个。探索“量身定做”式的个性化、专业化培训,推进“培训+就业”残疾人就业项目。

关注精神需求,残疾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承办省第十届残疾人艺术汇演,全省14个地市演职人员来唐演出,我市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3个、优秀奖1个。积极组织各县级残联开展“同庆华诞共享芬芳”主题文艺汇演,开展爱心赠书、助残帮教等活动。扎实组织残疾人运动员选拔、培养、训练工作,完善科学备战体系,积极备战各类赛事,巴黎残奥会获得一银一铜的成绩。参加京津冀残疾人文体交流活动,获得4金、2银、3铜。选拔备战2025年全国残运会和2026年省残运会运动员162名,输送省级以上训练运动员10名。组织参加第五届省残疾人群体运动会,获得9金、9银、3铜的成绩,得到了大会体育道德风尚奖、优秀组织奖。

夯实工作基础,全社会扶残助残氛围更加浓厚。加快构建“网格+助残”服务模式,搭建市级网络群1个、县级网络群22个、乡(街)网络群243个、村(社区)网络群6507个。充分发挥村(社区)残协工作职能,成立“关爱我的残疾人邻居”助残志愿服务队,加大对困难残疾人家庭访视力度,筹措资金170万元,深入残疾人家庭3743户,协调解决就学、就业、康复等问题117个。开展残联干部直接联系帮扶专项行动,为234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送政策、送慰问、送温暖。规范开展入户残疾评定服务,完善残疾人证办理管理制度,为4500名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

编辑: 刘海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