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媛媛
2月1日,大年初四,大街小巷弥漫着新春喜庆的气息,唐山市截瘫疗养院亦是如此。这天,记者实地走访了市截瘫疗养院,切身感受这里的幸福年。
走进疗养院,张灯结彩的景象映入眼帘,大红的灯笼高高挂起,病区房门上张贴着喜庆的春联,食堂上方挂着带有“福”字的红色拉花,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浓浓的年味。
上午9时许,疗养院内厨房就开始忙碌起来,厨房里红的绿的、荤的素的,各式菜品透着浓浓的年味儿。为确保春节期间菜品的卫生、美味,让大家吃得营养又安全,大厨精选食材,用心烹制,为休养员们精心准备着吃食。说话间,疗养院膳食科科长杨生给记者拿出了一份“春节食谱”:豆腐脑、炸馒头干、粉炖肉、熘肝尖、肉三鲜煮饺……一日三餐,荤素搭配50多种,每天都不重样。杨生在截瘫疗养院工作已经十几年了,每年春节前征询休养员的口味,满足他们的节日餐食,是他必做之事。在他看来,多年的融洽相处,休养员已如自己的家人一般。“让他们感到家的温暖,尽量让每位休养员开开心心的在这里生活”是杨生的最大心愿。
今年春节,大约有50多名休养员在病区度过,王红飞就是其中的一位。记者见到王红飞时,她身穿红色上衣,发髻高盘,已是六旬的她看起来神采飞扬。王红飞告诉记者,“党和政府一直关心关爱我们,我们也有信心,活出精彩的人生。”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我市截瘫伤员平均年龄超过了70岁,打破了西方社会“截瘫病人生命极限是15年”的预言,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这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关怀,更离不开疗养院全体工作人员的爱心呵护。
初四这天,值班医生季东颖一边为休养员检查身体,一边笑着和她们唠着家常:“过年了,大家都要开开心心的,身体有什么不舒服可别忍着。” 季东颖告诉记者,每年春节期间,医护人员都要24小时轮流值守,确保休养员们能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而今年的除夕,是她工作5年来第一次在疗养院度过的除夕。“虽然没能和自己的父母一起过大年,但和休养员叔叔阿姨们一起度过,我感到非常开心,也更有意义。”季东颖微笑着说。
不知不觉中,已是上午10时40分,休养员们的午饭时间就要到了。记者了解到,每位休养员手中都有一份春节食谱,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提前一天进行预订。开饭了,食堂工作人员将餐车推进病区,按照预订食谱,由护工为休养员取餐,送到床前。“我今天订的是熘肝尖和米饭,吃得可口又有营养,感觉在这里生活很幸福。”年近八旬的休养员王连顺边说边向记者展示着自己的午餐。
据了解,为让休养员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市截瘫疗养院院领导班子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来院视察时的殷切嘱托,提早安排部署,积极组织开展了“我们的节日——春节”系列活动,通过上门爱心义诊、工休联欢、慰问、精心准备节日饭菜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温馨的家庭氛围,为服务对象送上了新春的祝福。从1981年唐山市截瘫疗养院成立的那天起,“快乐过节日,以院为家”就成为全院上下的共同追求。
一份用心的餐食,一份暖心的守护,一种大爱的精神,构成了截瘫疗养院里自己独有的新春气息。
2月2日是大年初五,“破五”吃饺子是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记者采访结束时,工作人员又开始着手为休养员们准备“破五”的饺子,让截瘫疗养院里的年味再添一抹幸福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