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5 08:15:06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新春走基层丨三友集团有限公司:迈向循环绿色发展的春天

记者 景立华 杨海 赵冠群

普通的轻质纯碱,经科技创新,生产为电池级碳酸钠,成为绿色钠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普通的烧碱,和木材、废旧棉纺织品为原料相结合,经科技产线运行,华丽变身为粘胶短纤维——“唐丝”,无时无刻不融入大家的日常生活。工业硅,经科技提纯合成,变身为服务于军工和民生的有机硅产品。

2月3日上午,正是蛇年的大年初六,立春节气,阳光明媚,记者走进三友集团电池级碳酸钠项目和化纤公司、硅业公司,感受他们在节日里坚持生产的火热场景,聆听他们大步迈向循环绿色发展春天的足音。

“这个瓶子里装的像面粉一样的白色粉末状物质,就是电池级碳酸钠。生产它的原料就是我们三友集团的主导产品之一轻质纯碱,利用自主创新技术生产为电池级碳酸钠,其纯度达到了99.9%,盐分低于万分之一,粒度分布可至微米级,杂质量ppm级,是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重要原料之一。钠离子电池在新能源领域,将拥有广阔的前景。”在电池级碳酸钠项目智控中心,三友集团纯碱公司研发部部长张彪对记者说:“我公司依托自主开发专利技术,建设的年产十万吨电池级碳酸钠项目,是国内首条规模化电池级碳酸钠生产线,将为钠离子电池产业提供充足的原料支撑与保障。”

记者走进三友集团化纤公司的纺练生产车间,两条产线正常运行,机器轰鸣,吐出洁白的粘胶短纤维产品。“人头发丝的直径为70微米左右,而我们生产的粘胶短纤维单丝在10微米左右。目前我们的‘唐丝’产品,涉及环保纤维、彩色纤维和循环再生纤维等多个系列品种,从晨起洗漱时的一张干巾,到岗位的一套工装,从睡前的一片面膜,到整晚陪伴的一套床品……每时每刻都在陪伴大家的日常生活。”公司产品研发部部长刘辉对记者说,“我们公司拥有11条粘胶短纤维生产线,年产能达到83万吨。其中,最新研发的循环再生纤维,以回收棉纺织品为原料,赋予棉花第二次生命,做到了循环绿色生产。公司秉持循环绿色发展理念,在生产粘胶短纤维过程中,利用集团子公司生产的烧碱,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更为行业绿色发展树立了标杆,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在三友集团硅业公司智能化控制中心,记者了解到,这是一家集有机硅单体及下游产品生产开发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你看到的玻璃瓶里的液体样品,就是有机硅的中间产品二甲基二氯硅烷,它是有机硅工业中的最初级单元,可演变为硅橡胶、硅树脂、硅油等终端产品,由二甲基二氯硅烷形成的终端产品在航空航天等发挥了重大作用。”三友集团硅业公司研发部实验室主任张鹏硕对记者说,“我公司拥有40万吨有机硅单体产能,产品涵盖DMC、107胶、110胶、高含氢硅油、高沸硅油等6大类近100个品种,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医疗、卫生、建筑、日化等重要领域。面对有机硅新材料规模化、功能化、复合化、绿色化、高性能化的发展的趋势,公司将按照集团的工作部署,以争当北方有机硅新材料产业链链长为目标,到‘十四五’末公司环线体及下游产品将达到每年20万吨以上,研发下游新产品150种以上,全力打造成为中国北方最具影响力的有机硅新材料产业基地。”

记者了解到,2021年以来,三友集团大力实施了“三转”战略(向海洋转身、向绿色转型、向高质量转变),构建了“三链一群”产业布局(“两碱一化”循环经济产业链、有机硅新材料产业链、精细化工产业链、新能源新材料“双新”战略产业集群),在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大踏步迈向循环绿色发展的春天。

编辑: 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