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9 08:21:45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无限“风”“光”为唐山低碳转型注入“绿动力”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刘庄子 通讯员 桂宝利 邓永)严冬时节,暖阳洒向寂静的渤海湾,一排排太阳能光伏板高效捕捉每一缕金光。远处,一台台巨型风力发电机徐徐转动,将无形的风能转化为清洁电能。当下,我市新能源领域发展势头强劲,正加速迈向绿色能源新时代。据统计,截至2024年11月底,我市风电、光伏装机容量550.11万千瓦,绿电结算电量111.49亿千瓦时,占冀北绿电交易结算电量的48.1%。

国网唐山供电公司员工在大唐石窝光伏电站帮助客户检查光伏发电设备。(资料片) 桂宝利 摄

9时,6.1万千瓦;12时,8.2万千瓦;16时,3.9万千瓦……1月6日17时,在国网唐山供电公司调控中心,信息管理技术人员卢泽汉通过新型主体运行管理平台查看华能垦丰光伏电站的发电功率,并结合当天光照强度分析发电设备的运行状态。

“垦丰光伏电站是唐山规模最大的集中式‘光伏+储能’发电项目,开发容量为10万千瓦,配套建设了1.5万千瓦/3万千瓦时电化学储能设备。”卢泽汉介绍,唐山供电公司为项目量身定制了储能并网调度协议,开发储能智能全景监控模块,实现了储能荷电状态监视和充放电精准调控,把原本间歇、随机、功率不稳定的“锯齿形”光伏电源,调整为均衡、优质、安全的平滑稳定电源。

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唐山供电公司基于唐山地区风光资源禀赋和电力结构特点,加快传统电网向新型电力系统转型升级,赋能工业重镇绿色转型。

唐山地处渤海湾中心地带,海岸线长229.7公里,拥有丰富的海上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但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等特性,大规模、高比例并网会给电网稳定运行带来挑战。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唐山供电公司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以融合为思路,源网荷储协同互动,通过多种类型能源的互补,实现电力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唐山供电公司调控中心主任姚庆华表示,2022年,公司部署新型主体运行管理平台,接入并聚合新能源、工业柔性负荷、生活用电负荷、储能等多类资源,于2023年6月试点将中压分布式新能源电源接入调度自动化系统,以实现源网荷储各类资源的全景感知、智能互动和精准可控。据悉,新型主体运行管理平台可精准预测新能源发电功率,并优化配置多种能源进行削峰填谷,使点多面广、随机多变的分布式电源“打捆”成相对平稳、出力可控的成片电源,从而实现电力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随着我市加快构建绿色能源体系建设步伐,政府、企业等各方发展新能源的意愿十分强烈。唐山供电公司在发展清洁能源的基础上,加快建设绿电输送通道,服务重工业城市绿色转型。

2022年以来,唐山供电公司全面梳理电网承载能力和消纳能力,积极推进500千伏张承“绿电入唐”通道建设,让工业重镇唐山牵手坝上“风光”,满足张承地区新能源电力外送需求,实现更大范围电力资源优化配置。

据悉,“第四通道”工程建成投运后,张承地区合计输送能力预计将达到1025万千瓦,将推动唐山绿电消纳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提升至60%以上。

距离京唐港港口仅1公里的宏林昇重卡充电站内,每日往来装卸货物的重卡络绎不绝,充电车辆繁多。

“站内目前共有2台1250千伏安箱式变压器,安装了8台充电桩,可同时为8辆电动重卡进行双枪充电。建成投运以来,充电站日均充电量最高达2万千瓦时。”充电站负责人陈喜营介绍。

作为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沿海工业城市,唐山重工业基础雄厚,大宗货物运输市场发达。2021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启动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唐山被列为重型卡车特色类试点城市。近年来,低碳环保、运营成本低廉的电动重卡正在唐山崛起,成为城市运输的新势力。

唐山供电公司市场拓展中心副主任何绪伟说:“电动重卡多适用于封闭场景、短途倒运,适合在港口、工业园区等特定场景和固定路线上建设充换电站以缩短补能时间。”我市独特的产业结构为电动重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022年以来,唐山供电公司牵头编制唐山市电动重卡换电技术规范,以港口、钢厂、矿山等应用场景为重点,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服务“三纵一横”城市级换电网络建设,持续完善电动重卡新业态、新模式。

编辑: 江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