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9 08:49:44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新春走基层丨大学生携专长助力乡村振兴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梁赞英)“做一根鸡毛掸子大概需要两三天时间,主要是清洗鸡毛、挑鸡毛比较麻烦,每个掸子鸡毛得清洗4遍……”春节,正是北方最冷、最闲的时节,但滦南县张麻湾村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寒假返乡的大学生张诗曼双手拿着漂亮的鸡毛掸子,正在直播带货。

张麻湾村制作鸡毛掸子的历史悠久。为了提高村民收入,2023年2月,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刘文豪发起成立了一支“鸡毛小队”,张诗曼便是“入队”的第一个在校大学生。

“当时正是大一寒假,我感觉文豪哥的提议很有意义,就加入了小队。”谈起创业往事,张诗曼格外兴奋,“没想到一干就是两年,鸡毛掸子越做越漂亮,卖得也越来越好!”

在刘文豪的带领下,“鸡毛小队”迅速明晰了思路,依托文创设计,让鸡毛掸子由除尘工具化身为艺术品,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提高产品身价。“我们翻阅了很多资料,边探索边实践,边做市场调研,先后研发出30多个时尚新品,深受各年龄段消费者的欢迎。”张诗曼十分骄傲,“尤其是‘四层花顶’的设计成为张麻湾鸡毛掸子的独有标识,备受市场青睐,还申报了外观专利。”

产品有了,如何打开销路?这成了摆在“鸡毛小队”面前的又一难题。“进军网络平台,把鸡毛掸子‘搬’到直播间。”这一提议成了大家的共识。

说了算,定了干。几个小伙伴立马行动起来。“张诗曼是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广告学专业学生,在视频剪辑、市场营销、广告策划等方面颇有见解,不仅寒暑假回村里助力,开学后还在学校剪视频、写文案、做营销。”回想当年,刘文豪也有诸多感慨。鸡毛掸子上网,是他们创业的转折点,“2023年5月8日,我们在抖音平台的第一条短视频一炮走红,当天视频点击量超千万,评论信息根本回复不过来。”

张麻湾鸡毛掸子成为网络上的热销品。“鸡毛小队”成员开始忙起来,注册商标、申报非遗、继续开发新产品、拍摄短视频,还要参加各种展会、比赛。“那时候我们不是在领奖就是在领奖的路上。”一年多时间,张麻湾鸡毛掸子获得了中国特色旅游商品铜奖、河北创翼之星、唐山市文创和旅游商品创意大赛金奖、唐山市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等10多个奖项。“小掸子让张麻湾声名鹊起。”

“年轻人眼界宽,脑筋活,心灵手巧,是他们让我们的鸡毛掸子又‘活了’过来!”刘会英、刘秀珍、高秀荣、马秀丽、李金梅是张麻湾鸡毛掸子的“形象代言人”,也是村里为数不多的老手艺人,靠着扎掸子现在每月收入都在2000元以上,“这个岁数不仅成了‘网红’还能自己挣钱,真得感谢刘文豪、张诗曼这些年轻人!”

“这里是我们的家,有我们的根,能够以己之长为家乡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心里踏实,也倍感欣慰。等到学有所成,不管走多远,都会情系故乡,献智出力。”如今,像张诗曼这样利用假期进村助农的在校大学生已经有五六个,谈及过往和未来,他们的心声出奇一致。

鸡毛掸子火出圈,点亮了张麻湾全村的希望。很多京津唐秦的市民慕名而来,观光采摘,体验非遗,形成“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态势,为群众开辟了增收致富新路。

编辑: 刘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