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高新区打造产业链协作新模式
小企业共享大工厂 机器人生产不是梦
记者 都芃
走进唐山百川机器人共享制造工厂,只见机械臂来回舞动、焊接工位火花四溅、打磨声此起彼伏……自唐山高新区机器人产业链协作共享场景落地以来,这样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已是工厂常态。
日前,京津冀创新应用场景共建共享大会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唐山高新区机器人产业链协作共享场景入选河北省区域特色场景。
共享机器设备
近年来,河北省机器人产业发展迅猛。其中,唐山高新区作为河北省重要的机器人产业聚集区,形成了以工业机器人为支撑、特种机器人为特色,集研发、生产、服务于一体的机器人产业集群。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科技创新是推动机器人产业不断向上发展的源动力。然而,设备投资大、创新风险高、技术积累薄弱等问题,既阻碍了一些有创新想法的中小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整个产业的繁荣壮大。
瞄准这一痛点,唐山高新区推动唐山百川集团整合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市场开拓等方面资源,建设唐山百川机器人共享制造工厂,打造机器人产业链协作共享场景,为京津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提供共享服务。
共享工厂负责人王孟昭介绍,共享工厂占地面积11.7万平方米,汇聚了专业技术人员1000余名,配备了加工设备800台(套),可为中小企业提供非标产品定制、成果转化样机试制和首台(套)产品生产等支持,开展从创意到产品落地的全链条全流程服务。
河北佳定舒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机器人领域的创业企业。该公司瞄准养老领域,研发了一款全自动助浴机器人。但由于是初创团队,他们缺少研发制造资源积累,创新想法一时难以转化为实际产品。
该公司负责人郭浩田告诉记者,在得知机器人产业链协作共享场景在共享工厂落地后,他们第一时间与工厂取得联系,并迅速达成合作。“在共享工厂,单件产品也能生产,这为我们带来转机。因此,我们决定将公司落户唐山高新区。”郭浩田介绍,共享工厂设备先进,加工的部件精度高,而且在工厂了解了公司创意后,立即召集机械工程师,与公司团队共同完善设计图纸,并在材料选择、零件规格等方面提出多项建议,帮企业少走不少弯路,大大缩短了研发周期。河北佳定舒科技有限公司的便携式助浴机器人1.0样机从概念到落地,仅用了3个月。
王孟昭表示,通过为中小企业加工零部件,共享工厂在产线布局、加工工艺等方面不断优化升级,并且在与其他企业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团队自身的创新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主营业务得到了更好发展。
提供配套支持
在机器人产业链协作共享场景中,企业共享的不仅是设备等“硬资源”,还有技术、资金、人才等“软资源”。
不久前,唐山四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与一家央企成功签署了装瓶机器人产品研发项目合同。但由于项目所需机器人产品涉及食品领域,研发技术要求高、难度大,仅靠其研发团队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得知情况后,共享工厂专门组建研发团队,帮助企业进行技术研发。
“共享工厂的工程师们在产品形态、材料选定、技术应用等方面,积极给我们支招。目前,产品已进入最终的调试阶段。可以说没有机器人产业链协作共享场景,就没有我们产品的问世。”该公司董事长陈耀岐说。
为了让机器人产业链协作共享场景发挥出最大效能,唐山高新区拿出“真金白银”,每年安排2000万元预算资金专项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可在无抵押、无担保情况下,每年申领最高10万元的“创制券”,用于产品样机试制、首台(套)首批次加工、产品检验检测等生产活动。
此外,共享工厂还搭建了线上机器人共享制造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充实机器人产业链协作共享场景,帮助更多机器人中小企业注册,并在企业审核、合同签约、“创制券”发放、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发货售后等环节优化服务管理,引导中小企业注重研发设计、市场开拓等环节,提高生产灵活性和协同效率,让场景中的每个企业都能够享受到高效、便捷的创新服务。
王孟昭表示,机器人产业链协作共享场景正进一步扩大辐射范围,加强与各地优势企业合作,努力提供从前端研发设计到中端产品生产制造再到末端物流等不同环节服务,最大限度提升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