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新网消息(记者 梁赞英)“食品安全事关千家万户,新的一年,我们要继续以‘干’字为先,脚踏实地,勇于担当,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全力守好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春节的喜庆氛围还未散去,郑百芹党代表工作室全体成员便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到新一年的食品安全工作中。
2月5日,节后第一天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位于205国道附近的唐山市食品药品综合检验检测中心郑百芹党代表工作室,郑百芹和她的团队成员早已齐聚会议室,就工作室受理农民需求解决情况、承担的农业农村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2项绿色食品标准修订、8项引领蔬菜高质量发展的省级标准制定以及植物源农产品加工副产品利用技术推广应用情况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9时30分许,记者跟随郑百芹走进中心种植产品检验检测研究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工作台上整齐摆放着的几十批待测样品,参加检测技术大比武、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的王帅,京津冀检测技术大比武获得二等奖的单睿琪、侯俊杰等检测人员在严谨细致地开展各项检测工作。“这里主要负责蔬菜、水果、中药材等种植产品以及部分乳制品的农药残留检测,目前检测参数已经达到300多种,检测能力全国领先。”郑百芹十分骄傲,“我们拥有一流的检测设备和顶尖的技术团队,可以根据不同要求进行针对性检测,确保每一份检测报告都经得起检验,为社会提供科学、精准的食品安全检测服务。”
在中心营养评价室,几名身着白色工作服的工作人员正在各自岗位前有序工作着,“正在进行的是迁西板栗蛋白质、氨基酸检测和保定满城草莓维生素检测。”郑百芹介绍,该工作室依托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品质评价与营养健康重点实验室技术力量,重点开展我省特色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旨在通过挖掘区别全国不同产区同类产品的特征品质指标,对产品分等分级,制定省级地方标准,打造提升特色农产品品牌,从而达到优质优价,“开展这项工作就是为了满足不同人群需求,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技术支撑,助力乡村振兴。”
“各个项目基础路线已经确定,整体进展顺利,每一天每一刻我们都不敢懈怠。”从研究所到评价室,郑百芹脚步不停,与团队成员一起攻克一道又一道难题。
神农鸵鸟养殖场自2021年起积极拓展特色养殖业务,目前鸵鸟养殖区占地10余亩,养殖种鸟100余只。当日上午10时多,郑百芹带领团队成员来到该养殖场,向场主询问鸵鸟养殖、销售等情况,并就其遇到的相关问题提出建议。“将鸵鸟雌雄鉴别由9个月提前到2个月,实现雌雄分群饲养和搭配销售雏苗,可以为农户降低成本25%。”郑百芹现场表示,一定尽己所能帮其解决问题。
新的一年,郑百芹党代表工作室以助力我市发挥经济大市挑大梁作用为努力方向,围绕种养过程降本增效、种养产品提品质增价值增效益目标持续发力,及时受理农民需求、解决技术难题。开展我市名特优新农产品特征营养指标挖掘,助力品牌创建和市场竞争力提升,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为农民申报绿色食品认证提供快速、便捷、免费的认证服务,为我市保持认证数量全国市级第一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