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7 11:11:56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河北日报

曹妃甸:强项目促发展 抓改革扩开放 提品质暖民生

当好“三个努力建成”排头兵,曹妃甸区如何发力

强项目促发展 抓改革扩开放 提品质暖民生

王育民 王梦录

确保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20个以上,实施重点港口及配套服务项目45个,加快76个城市更新项目、46个产教城融合项目实施……1月24日至26日,唐山市曹妃甸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的2025年曹妃甸区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出,当好“三个努力建成”排头兵,在唐山推进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勇挑大梁。

报告提出,全力推进项目攻坚、延链升级、协同发展,向改革要动力、以开放增活力,坚持全域城市化理念,产城融合、建管并重,发展社会事业,办好为民实事,提高群众生活品质。

发展有热度,改革有深度,城市有温度。冲刺2025年,曹妃甸这样向上而行、向新发展。

近日拍摄的曹妃甸新城揽月湾旅游景区一角,展现出滨海城市独特魅力。张博洋 摄

近日,唐山三友集团化纤公司工作人员在检查循环再生纤维产品质量。李勇 摄

增量提质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新春伊始,大金风电海洋工程高端装备制造及海上风电母港项目建设现场,工作人员轮班坚守,奋战一线,为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

报告提出,全力推进项目攻坚,夯实经济发展增量支撑。“这个项目是2025年省重点项目,将打造具备全类型超大风电、油气海工基础批量生产能力的世界级超级工厂。”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曹妃甸区乃至唐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推动曹妃甸区增速领跑的重要支撑。本着这一理念,2025年曹妃甸区坚持抓招商促落地、抓项目促投资、抓服务促运营。

报告明确,曹妃甸区将持续开展招商引资攻坚活动,聚焦重点产业、头部企业、配套行业,精准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完善鼓励政策,提高招商对接实效,不断提高项目落地率、资金到位率、投资转化率。

提效招商引资,更要提速项目建设。今年,“手续跑办季”活动将持续开展,曹妃甸区积极组织项目集中开工、集中观摩,聚焦重点领域加强项目谋划。

对曹妃甸区而言,什么是布局项目的重点领域?报告给出答案:升级主导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

以统筹推进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目标,曹妃甸区将推进钢铁全产业链提升,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加快由原料级向材料级转变,全力打造世界一流钢铁产业基地;推进装备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壮大风电装备、精密铸造等产业集群,全力打造高端装备制造基地;推进石化、盐化、煤化“三化融合”,全力打造绿色石化产业基地和海洋精细化工产业基地。

钠电产业园、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园、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园……为推进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曹妃甸区积极延伸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条,加大下游企业引进力度,推动风电、光伏、氢能等开发利用,加快建设新材料产业基地、打造新能源最佳应用场景。同时,推进数字赋能实体经济,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创新钢铁、化工、港口等重点行业垂直大模型落地应用模式。

着眼科技前沿,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2025年,曹妃甸区将科学布局空天信息、低空经济、人工智能制造、光电显示等产业,加快青龙湖创新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力促纳微朗光电显示材料与智能制造产业园上半年开工,相关重点项目年内落地。

依托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曹妃甸区还将全力推进协同发展,加速项目资源聚集。其中,加强与京津政府机关、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对接,深挖在曹央企、京企资源,加快央企二、三级子公司或创新业务板块引进,提升落户企业经营质效,全力打造京津产业转移重要承载地。

按照“京津研发、曹妃甸产业化”的思路,曹妃甸区将拓展与清华大学、中关村、大连化物所等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推行“基金+企业”“基金+人才”等模式,培育一批优质科技企业,引进一批领军人才。

向海发展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2月18日,唐山曹妃甸经济技术开发区自贸局组织召开“创新服务企业,政策服务项目”交流座谈会,探讨依托河北自贸试验区曹妃甸片区,以制度创新服务企业发展的路径。

作为河北自贸试验区唯一的沿海片区,曹妃甸片区是一块改革的“试验田”。报告提出,全力推进改革开放,增创区域发展优势,持续叫响曹妃甸营商环境品牌。

坚持向改革要动力,曹妃甸区将深化园区人事薪酬制度改革,优化绩效评价体系,不断提高园区产业承载力。深化农垦体制改革,规范国有农场管理,持续做大农垦经济。同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事项落地,优化“双盲”评审机制,推行信用审批“承诺即入”,打造“妃常好”营商环境特色品牌。

深挖“国家级经开区+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实施示范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开放平台优势,曹妃甸区加快聚集外向型企业,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其中,优化RCEP唐山企业服务中心职能,延伸曹妃甸综合保税区口岸产业链条,加快聚集保税物流、保税加工等企业,扩大跨境电商业务规模。

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陆地有浅滩,深水大港给曹妃甸区带来独特的开放优势。报告明确,坚持陆海统筹、港产联动,加快建设服务重大国家战略的能源原材料主枢纽港和综合贸易大港。

激发向海发展动力,曹妃甸区从提升港口能级、完善集疏运体系等方面发力,全力推进港口转型。

加快煤炭、矿石、原油、LNG(液化天然气)四大储备基地建设的同时,曹妃甸区还将实施重点港口及配套服务项目,推动港口货物吞吐量稳定增长。

变“经济通道”为“通道经济”,曹妃甸区将深化与腹地重点地区合作,提升内陆港运行效率,大力培育集装箱和航运业务,加快发展港口生产性服务业,推进港口型(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取得新成效。同时,持续推进贸易回归,加快引进物流、船代、货代、航运等企业,完善价格指数、交易、金融三大平台,推动港口上下水货物贸易本地化。深入实施“海洋+”行动,提速海工装备等产业聚集,加快发展壮大海洋经济。

建管并重

提高群众生活品质

海鸥飞舞,浪花击岸,巨轮航行……2月19日,曹妃甸城市馆序厅,裸眼3D宣传片《蓝色梦想》循环播放,向游客展示着一座滨海城市的成长与变迁。

“作为展示曹妃甸历史和建设成就的窗口,曹妃甸城市馆由既有建筑更新改造而成,入选了河北省城市更新范例。”曹妃甸城市馆负责人王思亮说,城市更新让城市公共服务触手可及。

报告提出,坚持全域城市化理念,产城融合、建管并重,不断提升城市建设现代化水平,打造现代滨海城市。

提高群众生活品质,城市建设是重要支撑。曹妃甸区将加强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实施城市更新项目、产教城融合项目,加大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力度,进一步完善城市交通、配套管网等基础设施,不断提高城市宜居度和产业承载力。

城市经济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强大动能。曹妃甸区将提速国际贸易、总部经济、现代金融等业态聚集,全力打造特色商业街圈,加快完善城区餐饮娱乐、休闲购物等服务业态,推进集贸市场扩建改造,提升城市品位、拉动城市消费。

为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水平,曹妃甸区将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常态化开展文明城、卫生城创建,加快口袋公园、城市绿化、景观提升等工程建设,强化城市路桥、排水、照明等设施管护,持续改善城市风貌。同时,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完善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体系,建强管理队伍。

让城市有品质、生活更美好,重“面子”更要重“里子”。根据报告提出的“全力推进民生改善”目标,曹妃甸区将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多渠道推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同时发挥便民热线等渠道作用,及时回应、妥善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

为优化提升公共服务,曹妃甸区将推进薄弱学校改造,提标体育场馆建设,加快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推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水平。同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高质量组织群众文化活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质升级。

与此同时,曹妃甸区还将实施医保全民参保计划,推动社保扩面提质调标,推进社会救助扩围增效,扩大普惠养老服务,推进医养康养结合,强化困境儿童关爱,提升“一老一小”保障水平。

编辑: 刘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