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唐山市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35个重点成员单位优化营商环境系列举措》发布
我市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韩冬)在2月24日召开的优化营商环境暨投资促进大会上,我市发布了《唐山市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和《唐山市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35个重点成员单位优化营商环境系列举措》,标志着唐山市将从顶层设计“大场景”和企业关切“小切口”两个维度,推动形成“点面结合、长短衔接”的创新政策矩阵,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为加快“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步伐提供有力支撑。
《唐山市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是2025年唐山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路线图”。《若干措施》以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为目标,以可落实、能操作、见实效为原则,推进实施激发市场活力专项行动、优化政务服务专项行动、增强要素供给专项行动、加强法治保障专项行动、推进信用建设专项行动、助企纾困专项行动、示范引领专项行动等7大行动;提出了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实施不少于9项“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推广“入企扫码”行政执法模式,建立涉税诉求快速反应机制等26项措施。
《唐山市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35个重点成员单位优化营商环境系列举措》是聚焦解决企业发展痛点、堵点问题的“小切口”系列改革举措,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35家单位围绕“转作风”“强服务”“解难题”3个方面分别制定,共294项具体措施。其中,“转作风”举措55项,如:市生态环境局提出实行全员公开承诺,抓本级带系统转变作风;市财政局提出建立“快收快转、快办快报、快督严督”工作落实机制,全力提速行政效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围绕“服务+监管”,守护“三品一特”安全,开展行风建设巩固提升年活动等。“强服务”举措173项,如: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健全“专班服务”机制,协调推动前期手续提速办理,为重大项目提供全流程帮办、定制化辅导服务;国家税务总局唐山市税务局提出大力推广征纳互动平台,实现办税缴费“一次不用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出推行“政策前置宣讲、审批前置指导、问题前置化解”,指导项目科学合理选址,实现项目选址“一次申报、一次过审”等。“解难题”举措66项,如:市商务局提出搭建助企数字服务平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招商精准度和头部企业本地配套率;市公安局提出严格规范涉企异地执法,推行行政执法“一业一查”模式;市司法局提出设立行政复议涉企绿色通道,提升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办理质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