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记者 刘庄子 通讯员 裴金金、周宇翔)2月25日,丰南区大齐各庄镇大长春村的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内,国网唐山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队员范少穆、桑昊正穿梭于连片的桃树大棚间,对灌溉设备、智能温控器及漏电保护装置逐一排查,确保春耕关键期电力供应安全可靠。
据悉,该村曾是传统农业村,村民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收入微薄。2014年,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成立果蔬合作社,流转土地100亩转型桃树种植,开启了农业现代化探索。“当时刚提交用电申请,供电公司就上门勘查,快速安装160千伏安变压器,解决了灌溉和温控的用电难题。”村党支部书记回忆道。
唐山供电公司配电运维员工范少穆、桑昊来到丰南区大齐各庄镇大长春村南的雪丰现代农业园区大棚,检查果蔬棚内温控系统设备,同时向大棚工作人员了解用电需求。 周宇翔 摄
唐山供电公司配电运维员工范少穆、桑昊来到丰南区大齐各庄镇大长春村南的雪丰现代农业园区大棚,检查果蔬棚内温控系统设备,同时向大棚工作人员了解用电需求。 周宇翔 摄
科技赋能成为产业升级的关键。合作社引入自动温控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棚内温湿度,配合质量追溯系统,实现生产全程智能化、透明化。此后,供电公司定期上门巡检线路、维护设备,为“智慧桃园”保驾护航。
随着鲜桃通过绿色认证并打响品牌,合作社2016年建成恒温保鲜库,2021年因产能扩大再次升级电力设施。国网唐山供电公司量身定制方案,将变压器扩容至200千伏安,并累计改造10千伏线路3.4公里、低压线路13.9公里,彻底打通电力供应“最后一公里”。
在充足的电力支撑下,合作社形成“基地+冷链+电商”全产业链模式,春雪桃、黄油桃等产品直供京津沪等高端市场,带动周边180户农户发展700亩桃园,户均年增收2万元。3000吨级的保鲜库更让“鲜桃经济”突破季节限制,实现全年创收。
如今,大长春村鲜桃产业已成为大齐各庄镇一张响亮的农业名片。国网唐山供电公司持续开展“电力体检进大棚”服务,推动农网升级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继续以可靠电力保障助推特色农业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