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1 16:07:06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国网唐山供电公司提供“一站式”服务 昔日尾矿库 今朝“聚宝盆”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刘庄子 通讯员 郑炜、周宇翔)在迁西县尹庄乡磨石安村,一条蜿蜒山路通向山顶开阔地,这里建有全国面积最大的尾矿库光伏电站。日前,国网唐山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高红涛和赵爱军来到中电建首钢100兆瓦光伏发电矿山治理绿色清洁能源基地,对光伏设备进行检查,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以建设“绿色希冀”品牌行动为新能源发展保驾护航。

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闲置的尾矿库。如今,昔日尾矿库改头换面,变成了光伏发电清洁能源基地,光伏板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蓝色的光芒,源源不断将太阳能转化为清洁电能,以绿色力量点亮发展新赛道。

据了解,该项目是中电建迁西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首个融合矿业生产清洁能源应用、尾矿库生态治理、大规模地面分布式光伏发电、柔性光伏支架应用等多项创新成果的示范性新能源项目,总投资4.5亿元,共铺设了22万块光伏板,装机容量达100兆瓦。采用“光伏+生态修复模式”,实现“板上发电、板下固沙”,一举多得,为全省乃至全国尾矿库开发利用提供了新模式。

该基地作为低碳环保、综合效益好的全市重点项目,自建设之初到完工投产,得到了国网唐山供电公司的全力支持。为助力光伏能源基地早落地、快建设,该公司主动服务客户,派遣党员服务队队员深入现场对光伏发电建设现场进行指导帮扶,详细了解企业需求,提供从业务受理、现场勘查到设备对接、安装并网的“一站式”全流程服务,有效缩短办电时长,确保光伏项目如期并网投运。光伏能源基地建成后,该公司组织党员服务队队员不定期对能源基地光伏发电设备进行“义诊”,及时查看并消除设备隐患,提高光伏发电可靠性,强化光伏发电项目并网消纳能力。

“项目从立项开工到建成投产,供电公司给予了我们很多帮助。目前,我们电站平均年上网电量1.5亿度,每年可节约标煤4.6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2.82万吨,成了名副其实光伏‘聚宝盆’。”中电建能源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袁慧笑着说。

为满足企业节后复工复产用电需求,国网唐山供电公司深入企业生产车间,对用户低压配电箱、生产线、自备应急电源、漏电保护装置等设备进行详细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客户设备健康运行。截至目前,该公司已走访大企业客户15家,协助用户消除用电隐患3项,用精准高效的电力服务,助力企业节后生产“开门红”。接下来,该公司将持续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积极优化电力“一站式”服务体系,全力打造智能、高效绿色电网,做好新能源项目并网优质服务,确保客户光伏发电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编辑: 李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