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张惠琪)机器人在密集排列的货架中来回穿梭;机械手臂灵活操作,精准地抓取物品放入运输车;智能小车有序行进,将物品送到指定位置……装上“智慧大脑”、用上机器人的智能仓储到底有多“聪明”?日前,记者走进国网唐山供电公司贾庵子仓储基地有了直观的感受。
“这里从需求、入库、出库、盘点,全是自动化进行。”冀北唐山供电公司物资部主任卢昌宏介绍,每件物资一入库,就被贴上带有二维码的标签,相当于有了特定的“身份证”,仓库管理系统就会知道每一件货物的具体位置。当接到订单时,系统会自动发出指令,智能机器人便在毫秒之间精准定位物资存放位置,并快速将其运转到指定地点。
近年来,在“双碳”目标与能源转型的驱动下,国网唐山供电公司以创新为引擎,依托“大云物移智链”技术,通过应用物联网芯片和先进视觉识别技术,为仓库装上了“智慧大脑”,构建起国内领先的智慧仓储体系。仓库内自动无人叉车、自动定位行吊、四向穿梭车、智能堆垛立体货架、智能分拣码垛机器人、智能贴标机器人等智能设备相互配合,实现了货仓货位、拣选包装、装卸转运、巡查盘点等仓储作业自动化、无人化、数智化运转。
“自从应用了智慧仓储体系,我们的仓储作业效率提升了2倍,作业人员需求下降了70%。”卢昌宏告诉记者,智能仓储模式不仅让企业提高了效率,也降低了成本。同时,“即拍即辨”时空视觉AI算法的应用使仓库实现了自动盘点,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将仓储容积率提升至92%,极大提升了公司仓储智能化水平和供应链数智运营能力,为物资高效流转奠定基础。
在降本增效的同时,该公司还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仓储全链条。仓库创新应用循环包装及危废智能存储技术,打造“无废”循环模式;创新危废梯度修复与光伏储能技术,将暂存蓄电池用于库区设备充电,推动资源循环利用率提升50%,实现资源利用率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