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花,是一个人的爱好。看一朵花,一盆花,一树花,一个庭院的花,或者是满山遍野的花,既赏心悦目,又陶醉心灵,于或悲或喜、或忧或患中静守着时光。
看花,看的是风景。看花的人,自然也成了风景。
看花的人是安静的。他们抛却了世间的复杂与纷扰,沉浸在自然简单又纯净的生活里,静静地守候着那些花儿,独自和它们说着知心的话,惬意又安然。留意一朵花开的声音,一片绿叶的生长,一阵清风的徐来,一声清脆的鸟鸣,在这样的情景里,在这样的时光碰撞中,往往会收获不期而遇的温暖。
看花的人在书里——在唐诗宋词里,在中外名著里,在精美散文里。读着读着,外人就读出了情感,就读出了泪花。书中看花之人女子居多,她们都是深情而可爱的。春来葬花的黛玉,大明湖畔独自赏莲的夏雨荷,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李清照,冬赏百花的女皇武则天。她们在春天迷茫又焦虑,她们在夏天快乐又期盼,她们在秋天孤单寂寞、借酒消愁,她们在冬天幽怨又向往。
看花思人,看花想事,看花念情,这些人或望窗而立,或倚门独思,或漫步庭前,或小径逡巡,看着看着,似乎有了思绪,这思绪或欢颜,或伤感,或怨恨。恨自己睹物思人,喜花草有情有义,直弄得心里明亮也哀怨。
看花的人在身边。我的老妈,特喜欢花。金秋十月,老妈拿着小剪子拾掇着她的桂花树。一朵一朵金黄的小花散发出一缕缕甜蜜的幽香,她的眼睛忽地亮了,深情地看着它,脸上露出久违的笑意。我突然想到,这花香多像一坛沉淀多年的老酒啊,只需一杯便醉了;这花香更似老妈经历多年的风风雨雨之后身上散发出的高雅、坚强、无私的独特气质。
看花的人,自然是爱花的。田野里、山坡上、崖缝中盛开的每一朵花都是看花人的最爱,甚至爱花成痴者会与花入眠。惜花怜花更是爱花人深入骨髓的执念。
霜降的前几天,我不经意间在老妈家的小院里看见一株夜合,它孤零零地长在砖缝里,露出绿绿的几片叶子。我立即搬开那两块砖,小心翼翼地把它挖出来,移到了我家的花盆里,用心浇水、除菌。付出就有收获,看着粉红的小花探出头,我的心一下子畅快起来。我也成了看花爱花的人。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用爱花的眼睛时刻捕捉着生活中的美。近几年来,我参加过一些乡镇乡村振兴采风活动,所到之处村村有亮点耀眼,处处有惊喜发现,人人有闲情雅致,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2020年夏天我采访了一名退役军人,一名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苏绍华,他所在的村庄就别具特色。车子刚到郭家屯镇邢家坞村口,路边刷白的墙上一条红底白字的横幅占据了我的视野:树立党员新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条平整干净的小水泥路一直延伸到村东头,我打量着这个小村庄,小路两旁清一色的红瓦房排列整齐,每家每户的特色小栅栏里,带着夏的奔放的或粉红或深红或水萝卜红的月季花热烈地开着;有些人家种了马兰花,它们团团簇簇,狭长的绿叶子衬托紫色的小花更加夺目耀眼,散发着幽幽的香气。不可否认,花给村庄增色添彩,花让农村气象更新。
一处新,处处新。站在城北的麻山顶上俯瞰,半个玉田城尽收眼底,真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看吧,校园里书声朗朗,工厂中机器轰鸣,土地上禾苗繁盛,天蓝,水清,地阔,花媚,好一幅锦绣江山图景!
如今,物阜民丰,人们的思想境界、素质修养相应地提高,精神生活丰盈了许多。“闲人”多了,闲暇时间也多了,自然看花的人也多了。愿我们都做看花、喜花、爱花、护花、怜花之人,在内心深处丰盈自己。(张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