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军训时脚骨折了,中午要去学校为他送饭,我和爱人上班没时间,就把母亲接过来小住,照看儿子中午的饮食。
天气渐冷,母亲去送饭,路上骑自行车要戴手套了。我发现,母亲戴的手套,还是当年我送给她的那副,细算算,已经二十年了,手套已渐褪色,有两个手指头已经磨破了,被母亲细心地用黑线织好,看上去,就像两个小小的花瓣。看见手套,我拿在手里端详了一下,笑着说:“妈,这手套这么多年了,已经破了,你怎么不换副新的,明天上街我帮你买一副吧。”母亲听了,一个劲地摇头:“千万别买,我就喜欢这副手套,你忘了,这还是你送给妈妈的生日礼物呢,当时我高兴得不得了。这么多年过去了,总也舍不得扔,闺女送的东西,温暖。”
听着母亲的话,我心里思絮万千,不知是什么滋味。脸有些发红。我清楚,这是一副我不喜欢的手套,无意中借花献佛,送给了母亲,却让她当成了宝,戴了二十年。
上中专时,时兴用毛线织东西,课余时间,我和同宿舍的姐妹们,总爱凑在一起织毛衣,毛裤,也是一种乐趣。有一天,同宿的燕子不知从哪里讨来了手套的织法,手背上拧花,手腕处有毛茸茸的套,很是好看,于是大家都跟她学了起来。我也不例外。可由于手生,我织成的第一副手套并不理想,两只手套肥瘦有些不一样,但手套正反针多,比较有松紧,戴在手上,看不出什么毛病,拿在手里细看,就有瑕疵。织完后,我就不喜欢,拆了吧,辛辛苦苦织的,也挺不容易的,而且重新织,线也不如新线织出的手工好。所以,我就打算重新买线织,把这副给母亲,她下地干活,挺好。
不几天,第二副手套也织好了,比第一副要好看很多。回家周,我把两副手套都带回了家。那天,恰巧是母亲的生日,于是,我就顺势说为母亲准备了生日礼物,亲手为她织了副手套。当然,我是舍不得把第二副手套拿出来的,因为我喜欢,我为自己找了理由,母亲下地,什么好看不好看,暖和就行,我上学当然得要好点的了。母亲自然不知其中的缘由,接过我送她的手套,笑得合不拢嘴:“我闺女手真巧,还为我织手套。真好。”母亲轻轻抚摸着手套,眼里满是慈祥。那些被岁月刻在脸上的刀痕,在一点点地舒展。
天冷了,我的手套出门戴在手上,可母亲的手套没有戴,在柜子里静静地放着。我劝母亲 :“妈,手套你怎么不戴?干活戴着吧。”母亲说:“这么精致的手套,下地怎么能戴,出门上店再戴吧。”我知道母亲一生节俭,无论什么东西,新时都舍不得用,就没再坚持,出门用就出门用吧。
以后的日子,母亲去集市赶集,或者去姥姥家时,就把手套拿出来戴在手上,回来后再把它精心地收好,显得无比珍爱。有时,母亲会端详着手套,嘴角挂着微笑。
时光如梭,无声地从指间划过。我的手套戴了两年,就旧了,也不喜欢了,再买了时兴的手套。母亲的那副,记得那时还相当新,算起来,她也没戴几次。再后来,我上班,出嫁,有了自己的家庭,离母亲远了,成天自己的事情一大堆,哪里还会记得那副手套。
今天,当我再次看到,这副二十年前我送母亲的手套,还在她手中珍爱着,一阵阵暖流涌上心田。二十年了,二十年间,我换了多少副手套,自己早记不清了,可我为母亲织的一副并不漂亮的手套,却一直戴在她的手上。母亲说,戴着温暖。
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女永远是母亲的挂牵。母亲戴着手套,就会闻到女儿的气息,她把手套,当成了女儿对她深深的爱,无论新旧,美丑,她都珍视着,如同珍视着女儿一样。生命不息,关爱不止,只要我们一有事,母亲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我们,就如现在。
透过手套,我看到了母爱的深沉而伟大。
(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