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2 11:19:16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生活丨我的母亲

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她初中毕业,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普通人家的孩子能读完初中的并不多,所以在当时也算得上有文化的人吧。后来,母亲因为好学上进,在村里又当上了妇女主任,并且光荣的入了党。她处处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从不占公家便宜,做人坦坦荡荡,与人为善,邻里和谐。即使多年以后身体不好瘫痪在床,只要提到党员的学习和活动,母亲的眼里仍会流露出别样的光芒,充满了对组织的无限热爱。不能下地去参加活动,她就嘱咐我们要按时为她交纳党费,绝不能拖欠。

受母亲的影响,我从小就对加入党组织充满期待。后来我参军入伍,在部队因为表现优异,很短的时间内,也终于如愿以偿。当时一家四口,弟弟还小,有三口人都是党员,也算得上是光荣之家了。母亲虽然没见过大的世面,也讲不出大的道理,但她做人正直无私、始终如一严格要求自己的品质,都让我受益终生。如今母亲已经不在了,但是她平凡又让人尊敬的一生,值得我永远铭记。

小时候我最爱吃母亲做的饭,尤其是家常饼。老家在农村,条件一般,我虽没赶上挨饿的年代,但那时家家日子过得都不宽裕。平常就是吃粗粮,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点好的。当时最盼望的就是过年,因为能吃上几顿饺子,吃上肉。平时能改善一下的饭,就是母亲烙的家常饼。普通的铁锅,普通的面,在母亲的手里就能做出世上最好吃的饼——色泽金黄,内里层层松软,外皮脆而不硬,入口酥香。那个年代,在农村能吃到这样的饼,简直是莫大的享受,每次吃,我都意犹未尽。

后来我离开农村搬进城市生活,每次出去买饭,都习惯买一些饼。但是这些饼总是没有母亲做的好吃,没有那种口感,更没有家的味道。每次我回老家,母亲依然做我最爱吃的饼,而且每次都做很多,吃不完就带回来慢慢吃。母亲做的家常饼一直伴我成长,从小到大,到娶妻生子,那是我最熟悉的味道,是我人生中最好的美味。

但是,不知从何时起,母亲做的饼不如以前好吃了。难道是在外吃惯了溜、炒、煎、炸各种美味的食品,忘记了根本,忘记了母亲家常饼的味道?仔细想想之后终于明白,不是我的口味变了,而是母亲老了,已经力不从心了,已经没有精力再做出曾经的美味了。

母亲的腿弯了,背驼了,走路也吃力了。浑身上下有十几种病,多次住院治疗。这时我才意识到,母亲不再是那个有尊严、有能力、能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的母亲了。她的记忆也不好了,经常丢三落四,有时会呆呆地站在那儿,不知所措,一件事会重复很多遍。每次回家或是打电话,总是重复提起多年前的事,反反复复地讲,最近的事却忘得干干净净。为了让她高兴,不破坏她的兴致,我每次都不厌其烦地听。而且时不时还加进我的看法,很认真地去倾听,从不打断她的讲话。我是让她感受到她自己是个有用的人,是个仍然可以为儿女带来温暖的母亲。母亲每次都讲得兴致勃勃,舍不得挂断电话,我也听得津津有味,乐在其中。到了这个年纪,这可能就是母子之间最好的交流吧,聊聊过去,讲讲现在,只要母亲愿意,她可以随便讲,我都会认真去聆听。

母亲离开了,我很是想念她。

(陶宗卫/ 文  胡玉环/版画)

编辑: 杨胜东 刘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