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梁赞英 通讯员 韩志红)滦南县聚力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深化全员招商、精准对接、靠前服务举措,优环境、抓投资,持续为滦南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对标“高质量发展落实年”目标,出台了《滦南县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建设若干措施》和《滦南县2025年招商引资工作方案》,十二项举措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审批服务。修订《滦南县保留证明事项目录》,实现“目录之外无证明”。打造企业开办“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窗出件、即时办结”模式,推行容缺审批后补、“不见面审批”,全市率先实现个体工商户登记“全县域通办”,招标、投标等环节“一网通办”。加大惠企政策宣传。在政府门户网站开辟营商环境“一览通”宣传专栏,汇总惠企政策和申报指南。精准助企服务。落实“标准地出让”“投资承诺制”“拿地即开工”政策,开展制造业中长期贷款项目申报和政策宣传。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等活动,开展知识产权专员“提质扩面”行动,向企业提供侵权风险监测预警、纠纷应对、维权指导等专业服务。政府采购透明公正。实行政府采购“信用+承诺”制,开展政府采购领域采购人设置差别歧视条款、代理机构乱收费、供应商提供虚假材料、供应商围标串标等问题专项整治。精细税务服务。全面推行“网上办,不用跑”,深化拓展“十五分钟便民服务圈”“新电子税务局精准推送+网格员上门辅导”。加快不动产登记。推行不动产登记、交易和缴纳税费“一网通办”,推行合同网签备案与预购商品房预告登记,持续缩短办证周期。强化要素保障。项目用地全程指导,项目用海省市级别以上审批即接即审、快审快报,开通新能源发电上网手续办理绿色通道,推进低效闲置土地有序退出、高效盘活。加强招才引智。实施“凤凰英才”政策,全年组织不少于15场招聘会,引导高端人才和创新要素向滦南集聚。规范执法检查。推行联合执法,部门联合抽查次数占比不低于随机抽查总次数的45%,部门联合抽查户数占比不低于随机抽查总户数的30%。创新融资服务。加强企银政合作,扩大普惠金融业务覆盖面,缓解融资难题。深化外资登记改革。优化外资企业登记流程,放宽外资登记条件,推进港资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
聚焦五大片区规划建设。明确马城矿业及循环经济为招商重点,积极对接首钢、河钢等大型国企,招引矿产开采产业链延伸项目、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新型建材产业相关上下游企业入驻;谋划推动低空经济、临海物流、循环经济、新能源等产业落地;支持引导方舟实业、华纤仓储等企业扩大业务范围;对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滦南基地等项目;积极对接京津冀辽高新技术企业,发挥公路铁路、工业熟地等优势,打造现代智慧物流公路港;聚焦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智慧产业领域,开展精准招商。
围绕优势资源开发利用,关注存量资产有效盘活,做大滦南农机产业,深挖以商招商工作潜力。依托陆上风电资源招商,筛选、招引一批符合县域产业发展规划的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滦南;引导县内企业有中生新、“二次创业”;提高闲置土地综合利用率,梳理盘活闲置厂房,通过租赁、合作、转让等方式引入符合产业规划的新项目,通过招商引荐、完善手续、租赁改造等方式,鼓励企业收购及合作开发,提升城市形象;积极对接洽谈中普医养结合养老项目;做大滦南农机产业,叫响滦南钢锹品牌,推动滦南棉纺升级,做强滦南食品产业;充分发挥滦南北京、天津、石家庄商会及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增强本地企业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搭建政企交流平台,提升招商引资工作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