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2 19:07:11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三色鸢尾绘清明 家校社同书成长卷——友谊里小学“大思政课”创新实践活动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王学慧 郝毅)清明时节的南湖烟雨朦胧,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少年手持红、绿、蓝三色风筝,在唐山市规划展览馆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4月1日,友谊里小学300余名师生通过"行走的课堂"创新实践,将清明文化传承与城市规划教育深度融合,在解码城市精神图谱中厚植家国情怀。

在展览馆红色教育展厅,党支部宋副书记执教的《清明时节话传承》思政课,以沉浸式教学掀起认知革命。学生们通过观察清明物候的柳芽抽新,触摸李大钊"青春中华"的壮志豪情;在动态沙盘前,抗震精神与智慧新城建设展开跨时空对话,唐山从凤凰涅槃到创新发展的年轮轨迹清晰可辨。当红领巾宣讲团以诗朗诵《清明追思·城市规划馆里的记忆回响》叩响历史回声,革命纪录片与城市影像交织出震撼人心的教育现场。

展馆内20位"红领巾讲解员"成为最亮眼的城市代言人。经专业培训的小讲解员们,用童声解读唐山从工业摇篮到生态之城的转型密码,在"未来城市"互动展区,少先队员们的奇思妙想通过AI建模跃然屏上。"这根蓝色筝线牵着我的科创梦,就像曹妃甸港的智能龙门吊一样厉害!"五年级学生李响的创意解说赢得阵阵掌声。

南湖丹凤朝阳广场上,承载着承诺的三色风筝破雨腾空:红色传承的温度化作对李大钊纪念馆的守护誓言,绿色生长的力量寄寓生态唐山建设期待,蓝色创新的光芒呼应机器人产业蓝图。家校代表共执银线,让传统节气文化与现代城市精神在云端共鸣。

"这场馆校协同的思政实践,让城市发展史成为最生动的教科书。"宋世妍表示,活动通过童眼观城、童言述史、童心绘梦的递进式体验,实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从认知到践行的转化,为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基层创新样本。

编辑: 郝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