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茂盛,蜱虫也进入了繁殖高峰期,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潜在风险——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唐山市疾控中心提醒您:享受户外美好时光的同时,警惕蜱虫叮咬。
什么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简称发热伴)是一种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蜱为传播媒介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传播途径为蜱虫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宿主动物后,再叮咬人时,引起病毒传播。
感染后的症状
主要症状是发热和血小板减少。体温会迅速升高,通常在38.5℃以上,且持续数天甚至更长时间。血小板计数显著下降,这可能导致出血倾向,如皮肤出现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疲乏、恶心、呕吐、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症状。
如何预防
定期清理环境卫生。清理杂草,清除垃圾,打扫禽畜圈舍,避免蜱虫滋生。
远离野草灌木。在路上行走时应尽量在路中间,远离路边的野草灌木。外出游玩时,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
加强个人防护。野外劳作或活动时,建议着浅色光滑的长袖衣裤,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鞋子里,尽量穿胶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