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暑假里的一件事,成为我长久的遗憾。
暑假刚刚开始,爸爸就因为出差回到了家。听说他是坐飞机回来的,我顿时来了兴趣:“爸爸,我在飞机场玩的时候您看到我了吧?”
那时我还不到12岁,在飞机场的最北边,我每天看到飞机从头顶上飞过,一直想知道飞机降落的地方是什么样子。我在爸爸身边问这问那的,兴许是我的好奇心让爸爸产生了同情,他略一思忖,说:“你怕坐汽车颠簸不?跟我去长治机场,然后搭飞机回太原。”我欢欣雀跃,立马答应。
那时的路都是黄土铺就,崎岖不平。七八个小时的时间,坐在汽车里,人会不由自主地起落无数次。但对于我来说,这都不算事,因为坐飞机的诱惑力无比大。途中休息时,我看到了两个骑兵,高头大马很是威风。但我心里想着:我就要坐飞机了,是不是比骑马还威风?
长治飞机场,和我家大院对面的飞机场不一样。我没看见一个小孩子,也没有看见我时常玩耍的训练器械。只有远处飞机坪上停着几架飞机,据说是因为天气不好没办法起飞。
接下来的日子,我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出门盼日出,整整五天了,我还没分辨出东西南北。太阳就是不出来,我感到了从来都没有过的孤独,心里很是失落。爸爸说:“看你每天下午都不叫不醒,人都要睡傻了。”此时正好有司机问爸爸有没有往太原捎的东西。我试着问:“把我捎回去可以吗?”
当天晚上,我很幸运地跟着爸爸和他的同事们去长治市里看了一场话剧《女飞行员》。除了对剧情的感动,最让我刻骨铭心的就是女式飞行服了。这天底下最美的衣服成了我最大的奢求。以至于后来有同事评论我“上班飞行服,下班飞行服”。上班时的衣服我还真没注意到,咋那么像飞行服?下班时的飞行服,是老公想尽办法买到手的,反正我所在的城市里没碰到第二个女士穿。这场话剧也算是对我的一个补偿吧。
我回到太原不久,爸爸来信了,我唯一记住的话就是,在我离开机场的第二天,有人要带我坐飞机回太原。20分钟与七八个小时的差别,天上与地上的区别没能体验,我当时真是肠子都悔青了,以为这将是因为自己不能坚持信念,老天对我一辈子的惩罚。
这种遗憾一直延续了39年,直到2004年,我去海南旅游才实现了坐飞机的梦想。此后每次从武宿机场出发,我都会想起那些在遗憾中度过的的日子。我很庆幸,祖国在日新月异的进步中,飞机已经是很平常的交通工具了。儿时的遗憾得到弥补,当时真是做梦都想不到的。
(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