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回佳佳
自来水是城市的血液,供水管网是城市的生命线,涉及千家万户的用水安全和健康。在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有这样一位忠诚的“守护者”闫相亮。他十年如一日,学在一线,干在一线,守自来水管网畅通,护城市清流不断。
“我们运行科室每班值班人员都会定时定点巡视,但我还是习惯在他们巡视后再走一遍,总担心他们在巡视过程中会遗漏一些细微的问题。”近日,记者在庆南水厂见到了正在拿着记录本仔细巡视水厂工艺运行情况的闫相亮。今年35岁的闫相亮语气平和,却透着一股对工作的严谨与执着。
他告诉记者,水厂的正常运行容不得半点马虎,自己多走一遍、多检查一次,就能为水厂的正常运行多一份保障。
扎根基层:守护清流润万家
2013年7月,闫相亮毕业后来到自来水公司工作,从二次供水、水质化验分析,到水厂建设及运行管理,他一步一个脚印,在不同岗位上积累经验、锤炼技能。特别是他还参与了净水厂一期、庆南水厂四期及净水厂二期等多个重要的水厂建设及升级改造项目。
在庆南水厂调试期间,闫相亮昼夜不离现场,密切关注每一个数据变化,调试进行到第五天时,调试水量上调至设计能力15万吨/天,满负荷试运行。回忆当时,闫相亮仍心有余悸。
“我在巡视新工艺时,突然接到对讲机报告砂滤池液位在不断增长,马上要溢流了!紧急状况下,我冲向车间边指令:将产水阀开度限制设到百分之百!然后到车间后马上和大家分析,发现是大水量运行使炭滤池杂质冲到砂滤池,导致砂层堵塞。我第一感觉就是不好,要马上将全部砂滤池手动反冲洗一遍。”闫相亮说,虽然现在滤池看着运行正常,但大量杂质已经被砂层截留下来,等自动反冲洗时会因为堵塞而不能产水,到那时候大量的水会溢流。事后,闫相亮总结经验,提出小水量运行新工艺时可轮换关闭几组炭滤池或缓慢调整进水流量,以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正是他的这份执着与专注,新工艺得以顺利投入使用,不仅产出了合格优质的自来水,更大大提高了水厂应对原水突变的能力,为城市供水安全筑牢了坚实的防线。
援藏之路:坚韧赤诚绽芳华
2021年,闫相亮怀着满腔赤城,加入了河北省第八批短期援藏队伍,对口支援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帮助当地住建局规范自来水厂管理,并监督各小区自来水入户安装工程,让县城居民告别用水难,实现自来水户户通。
“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高寒缺氧,被视作‘生命禁区’。在援藏的八个月里,高反带来的头痛、胸闷、乏力等不适时刻困扰着我,特别的难受,真的是咬牙坚持。”闫相亮说。
白天,闫相亮穿梭在自来水厂和各个施工工地,仔细检查每一个环节,耐心指导当地工作人员;夜晚,他又挑灯夜战,研究施工方案,解决技术难题。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连续八个月的艰苦奋战,闫相亮出色地完成了援藏任务。如今,日土县的居民们24小时都能用上清澈的自来水。他的努力赢得了当地县政府及居民的一致赞誉,也为边疆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运行调度:精准运维稳供水
如今,闫相亮成为庆南水厂这座日处理能力30万吨水厂的运行科室负责人,他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每一滴流进千家万户的自来水都必须达标。闫相亮根据原水水质的动态变化,精准调整运行工艺参数及加药量,多次成功化解原水高浊及藻类污染引发的水质危机。
不仅如此,他还坚持每日对运行情况进行细致巡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生产问题。保障了庆南四期自投产至今的稳定供水,让每一滴自来水都能安全、放心地流入千家万户,为城市供水安全筑牢了坚实的防线。
“让老百姓一直用上健康优质的自来水,一直是我不断奋斗的目标,更是作为一名供水人,对初心与担当的庄严承诺。今后,我将坚守初心、勇担使命,为城市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闫相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