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夕阳更有温度
——走近养老服务工作
记者 媛媛 通讯员 母慧
一把扶手、一个凳拐、一张淋浴椅……日前,记者在走访中,实实在在感受到我市对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中,一件件看似不起眼的小设施为他们带去的温暖与安心。这小小改造承载了“夕阳”老人的大幸福,提升了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逐年加深,我市面临老龄人口总量大、老龄化程度高、老龄化速度快的明显趋势。数据显示,截止到2023年底,我市60岁以上的老人达到195.22万人,占全市人口比重为25.29%,比上年增加10万人,占比同比提高1.25个百分点;65周岁以上老年人共141.23万人,占全市人口比重为18.29%。
如何面对日益凸显的老龄化问题?
我市坚持把养老事业作为暖民心的政治工程、解民忧的民生工程、增民利的发展工程,始终不渝,织牢织密养老服务网,不断提升民生服务水平,让老年人的幸福“夕阳”暖意融融。
图为路北区果园镇甄家庄村民正在孝老食堂用餐。路北区民政局 提供
适老化改造
“加固”困难老年群体生活
“有了这张淋浴椅,我洗澡的时候稳当多了,家人再也不用担心我会滑倒了,忒好用咧,这改造真是改到了我的心坎里。”在路北区和顺园小区居民韩广全家中,对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的适老化改造,让他感受颇深。
韩广全今年63岁,下肢残疾,老伴儿高位截瘫,儿子白天在外工作,无法在家照看老两口。要想让韩广全这样的家庭生活得更好,满足他们居家生活照料、起居行走等需求,对居家环境进行适老化改造是切实有效的办法。
韩广全告诉记者,改造前,家中狭窄的卫生间地面光滑,没有任何辅助设施,对于下肢残疾、行动不便的他来说,每次洗漱和上厕所都像是一场艰难的挑战。如今,卫生间焕然一新,地面铺上了防滑地垫,墙面上安上了牢固的L型助力扶手,还配备了舒适多用的淋浴座椅,这一切让他的生活方便了许多。不仅如此,“新配的凳拐,也帮了我大忙。以前在屋里走动,没走几步就气喘吁吁,还摇摇晃晃的。现在有了这凳拐,我行动稳当多了,上面的小座位也特别贴心,走累了随时就能坐下歇会儿,出去晒晒太阳,都变得轻松了。”说话间, 韩广全满脸欣慰,幸福感满满。这些改造看似细微,却实实在在地提升了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的生活质量,让他们在熟悉的家中也能感受到安全与舒适。
自2022年以来,我市围绕改善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生活照料条件,切实提升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生活品质,创新工作举措,按照自愿、安全、便利、经济的原则,因地制宜,因户施策,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分层次、分批次、分步骤地支持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重点围绕室内行走便利、如厕洗澡安全、厨房操作方便、居家环境改善、智能安全监护、辅助器具适配等方面,结合专业第三方机构,对每户家庭生活空间、老年人生活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估,协商指导老年人家庭选择最适合的方案进行改造。2022年以来,我市已累计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7032户,有效提升了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居家养老生活品质。
智慧平台
打通养老服务信息屏障
打扫卫生、整理房间、洗衣洗浴……这些对常人而言很简单的小事,对于家住路北区钓鱼台南楼的杨奶奶来说却是不易。“我老伴儿73岁了,腿部残疾,行动不便,前几年脑出血做了手术需要更多护理。我也上了年纪,胳膊腿儿都不好使唤,也干不了啥了。这不,多亏有了养老护理员上门服务,有他们帮忙,我和老伴儿的日子轻松了许多,真心感谢他们解决了我们家的难题!”
杨奶奶口中提到的养老护理员,就是依托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派到老人家中进行服务的。早在4年前,杨奶奶就申请了居家养老上门服务,通过路北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导入被服务的长者名单、服务人员名单,为其派发服务工单。在后续上门服务时,杨奶奶通过呼叫路北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工作人员,说出自己的需求,随后平台工作人员立即联系了钓鱼台街道片区内护理员孙纪红。孙纪红接到服务工单后与杨奶奶沟通了具体的上门服务时间和需求,当天就为杨奶奶完成了上门服务。“真没想到在家电话‘下单’,就能享受助洁、助医等上门服务,我们这些老年人真是赶上好时代了。”杨奶奶告诉记者。
近年来,路北区结合本地实际和先进地区成熟经验,以数字赋能,积极探索适应整体智管要求的现代化养老资源调配最优解,在我市率先打造路北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实现全区老年人数据智慧化管理,打造“一屏观路北、一网管全域、一人通全岗”的智能化、智慧化监管模式。该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协调服务供给与老年人需求之间的平衡,打通老年人和养老服务机构的信息屏障,形成机构—社区居家—老年人需求为一体的链式养老服务模式,统一接入标准,统一管理规范,真正实现区、镇街、社区三级养老网络的有效覆盖。
多元发展
打造一站式服务模式
位于路北区橡树湾小区的幸福家园养老服务中心干净、舒适。
3月21日上午10时,位于该中心多功能活动厅的银发课堂上,社区老年人正在跟随专业的老师学习太极拳。他们专注认真,享受其中。而在另一侧的休闲娱乐区,一些爱好书画的老年居民则兴致盎然,互相切磋。“来到银发课堂学习,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老年生活,还可以互动交流,结交朋友,感觉每天过得都很快乐、幸福。”刚刚结束太极拳学习的王叔叔向记者表示。
转眼间,时间来到了中午11时,服务中心的食堂热闹起来,点餐台前排起了队。“在这里,60岁以上的老人年龄越大享受折扣越多,以一份午餐为例,一位老人一荤一素,加上主食和汤优惠套餐大约在15元,而且菜品丰富、搭配科学,能够满足老年人对健康饮食的需求。”幸福家园橡树湾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田蔷介绍说。
立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橡树湾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在项目设立之初就统筹考虑社区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对周边环境及中心功能室进行了整体建设。如今的幸福家园橡树湾养老服务中心,是由原3100平方米的售楼处改造而成。中心内部设有多功能活动厅、康复理疗室、老年食堂、书画室、多功能培训室、阅览室、儿童娱乐室、日间照料室等服务设施;在中心附近的空地、走廊还增设了老年人及儿童的娱乐设施,进行了地面平整及绿化,形成了室内功能室与室外娱乐设施的有效衔接,打造了集“吃、玩、学、乐、养”为一体,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橡树湾小区的幸福家园养老服务中心是我市社区养老机构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我市共培育养老机构346家,等级养老机构251家,数量位居全省首位。建有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56家,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站(点)709家,实现城市街道、社区点对点全覆盖。建有农村区域养老服务中心122个,覆盖近70%的乡镇。经民政部、财政部综合评分,在全国42个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地区中,我市评为全国“优秀”项目地区。
如今,从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到便捷的智慧养老,再到“一站式”社区养老服务,我市顺应养老服务社会需求,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老年人的生活越发绚丽多彩,他们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就是对这份“夕阳”温暖的最好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