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从唐山开枝散叶
——走进中国铁路源头博物馆
记者 周枫 杨文进 通讯员 李鲲
在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内,一座独具意义的中国铁路源头博物馆静静伫立,中国铁路“零公里”纪念碑镌刻着厚重历史。熟悉开滦和唐山历史的人都清楚,这里不仅是中国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唐胥铁路的诞生地,更是中国标准轨距铁路建设的起点。
图为中国铁路源头博物馆内的中国铁路“零公里”纪念碑。记者 闫军 摄
踏入博物馆,仿佛瞬间穿越时空,回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从博物馆的窗口望去,记者看到一条铁路蜿蜒延伸。沿着铁路前行一百多米,登上横跨铁路的天桥,一辆满载煤炭的内燃机车正拉响汽笛,沿着标准轨距铁路行驶,轰鸣声似乎穿越了百年时空。
追溯自主筑路的开篇
回溯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掀起洋务运动。直隶总督李鸿章为将开滦煤矿的煤炭供应给北洋海军和天津机器局,于1879年奏请修筑唐山至北塘的铁路。但因沿途旗地众多、地势低洼,筑路成本过高,计划被迫改为开挖从胥各庄到芦台的70里运河——“煤河”。由于胥各庄至唐山段地势渐高,河水无法抵达,在李鸿章的默许之下,开平矿务局于1881年修建了唐胥铁路。
这条全长9.7公里的铁路,采用1435毫米轨距和每米15公斤的钢轨,成为中国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拉开了中国铁路标准化建设的序幕。唐胥铁路1881年5月开工,6月9日铺轨,12月竣工通车。在设计轨距时,英籍工程师金达力排众议,坚持采用1435毫米的轨距,后来这一轨距被确定为国际公认的标准轨距。
唐胥铁路的建成,极大地提升了煤矿的煤炭运输效率,降低了成本,推动了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能源支撑。更为重要的是,它作为中国自主修建铁路的开端,不仅引进了西方先进的铁路技术和设备,还培养了一批本土铁路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为后续铁路建设积累了宝贵的技术和人才资源。同时,铁路的建成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了物资交流和商业繁荣,有力地推动了唐山及周边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见证龙号机车的起点
2018年3月正式开馆的中国铁路源头博物馆,肩负着回溯中国早期铁路建设的重任,以翔实的展陈引领人们探索中国铁路的起源,见证早期铁路与火车机车的兴衰变迁。
博物馆“零公里”纪念碑旁,陈列着复制的龙号机车。它是唐山创造的中国近代史“七个第一”之一——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当年,在修筑唐胥铁路期间,在李鸿章和唐廷枢的大力支持下,开平矿务局的工匠们凭借着超凡的智慧与精湛的技艺,依照英籍工程师金达绘制的图纸,巧用废旧材料,打造出小型火车头“中国火箭号”。由于对火箭概念缺乏了解,工匠们在机车两侧精心镶上龙标,“龙号”机车由此得名。这一别具匠心的举动,不仅为机车赋予独特的中国文化印记,更见证了中国工人的创新精神与文化自信。
1881年,就在博物馆展厅所在的这片土地上,龙号机车沿着这条轨道缓缓驶出,开启了中国铁路运输的新纪元。
在馆内的铁轨展区,33种不同时期、不同国别的老铁轨有序排列,使这座博物馆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老铁轨收藏翘楚。
博物馆丰富的馆藏犹如一部部鲜活的历史典籍,诉说着铁路发展的故事。这些藏品来源多元,一部分源自企业内部档案馆及相关部门长期保存的档案资料与往来物品;一部分是在企业范围内收集到的,涵盖上世纪,甚至可追溯至19世纪中后期的珍贵资料与物品;还有一部分通过社会征集而来。这些与开滦紧密相关的实物,共同拼出中国早期铁路发展的拼图。
唐胥铁路的铺就与龙号机车的启用,宛如划破夜空的惊雷,“拉响了中国铁路建设的第一声汽笛”。
领略铁路史上的诸多“第一”
修建唐胥铁路的同时,中国第一个修车厂——胥各庄修车厂在这里诞生,后更名为唐山修车厂,它正是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的前身。
清朝末年,清政府修筑的4条铁路干线中,京奉铁路由唐胥铁路不断向两端延展而成。在延展过程中,诞生了多个第一,如第一条经营性干线铁路——唐津铁路,第一条官办铁路——关东铁路,第一条复线铁路——津卢铁路,这些创造了中国第一的线路最终组成了著名的“大清第一路”。1892年,詹天佑在修建从滦县(现滦州市)至山海关的铁路过程中,主持修建了滦河大桥,在中国铁路修建史上崭露头角。如今中国已形成八纵八横的铁路网,追根溯源,其根脉正是唐胥铁路。
展厅中,展示着詹天佑《致诺索布夫人》的一段话:“许多外国人公开宣称中国工程师绝不可能担当如此艰巨的重任,因为要开山凿石,并且修建极长的隧道!但我全力以赴……”此外,馆内设有一面铁路零公里互动景观墙,上面标注着各个省会城市修建火车站的时间,其中唐山作为非省会城市格外引人注目——唐山是最早建设火车站的城市。现在,按缩小比例复原的唐山老火车站景观坐落馆内,其造型为中英式建筑风格,极具历史韵味。
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来自内蒙古的一对老夫妇参观后,丈夫兴奋地说:“这里太有价值了!从这里,我们看到了民族工业从无到有,一步步走向振兴的历程,感受到了民族工业的伟大,这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带着3周岁孩子前来参观的唐山市民肖丽薇女士介绍,孩子的姥爷和爸爸都是火车司机,孩子从小就对火车充满兴趣。“带孩子来这里,就是想让他感受中国铁路的历史,体会先辈们的艰辛。”肖丽薇自豪地说,“唐山建成了中国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唐胥铁路,这座城市充满了蓬勃的生机!”
中国铁路源头博物馆宛如一部生动的史书,不仅记录了中国早期铁路和机车发展的艰辛历程,更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觉醒、奋争的生动写照。它时刻提醒着后人铭记历史、不忘初心,激励着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