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风”为令 闻“风”而动 先“风”而行
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防范应对大风天气
图为国网唐山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利用激光除障仪清除输电线路上悬挂异物。 单超 摄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唐山劳动日报记者 唐山劳动日报通讯员)4月11日20时至13日12时,我市出现了全域6-7级阵风、9-10级的大风。其中,8个气象监测站点阵风达到10级,72个站点阵风达到9级,160个站点阵风达到8级。我市各级各单位以“风”为令,闻“风”而动,先“风”而行,持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积极应对极端天气带来的挑战,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运行平稳有序。
部门联动“一盘棋”
为民织密“保障网”
市气象局提早预警,开展递进式服务,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大风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的要求,全力做好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工作。4月10日17时31分,启动气象灾害(大风)Ⅳ级应急响应,11日9时30分升级为Ⅲ级。全部科室立即进入Ⅲ级应急响应状态,按照预案要求做好各项应对工作,实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通过雷达、云图、自动气象站等密切监视天气,保持和省气象台密切联络,及时发布预警信号并指导各县气象局开展预报预警服务,做好大风天气联防工作。强化部门联动,形成大风天气防御合力,市气象与农业农村部门联合转发大风灾害橙色预警信号、天气预报信息覆盖生产一线大户和相关单位;制作了《唐山市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专报》提醒农户对设施农业、处于花期的林果做好防护,提醒注意防火。全市交通运输系统以气象预警为先导,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积极采取系列措施,全力应对大风天气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强化公众服务,畅通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全市各新闻媒体及“唐山天气”抖音、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微博、抖音、快手、96121声讯等平台及时转发大风橙色预警信号和天气实况及最新预报信息。制作“极端大风降温来袭”短视频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介绍大风天气防御知识。
市应急管理局密切关注本轮天气过程发展变化,启动应急响应和联动机制,调度重点企业和县(市、区)做好相关工作,及时发布风险预警提示,加强户外广告牌、高空构筑物等隐患排查,强化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学校安全、地质灾害防治等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加强野外火源管理,严防发生森林火灾,做好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强化宣传引导和新闻发布,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为应对此次大风降温极端天气,市农业农村局成立指导组赴各地,切实做好渔业船舶和设施农业防范应对大风天气安全生产工作。指导组深入棚区,实地巡查棚室加固、棚膜防风情况,及时关闭通风口,压紧棚膜线,及时断电,加强值守,切实把防风防火各项措施抓实。深入沿海渔港,指导相关地区切实加强此次大风天气渔业船舶及渔港监管,要杜绝通常观念和麻痹大意思想,认真对待此次防范大风预警工作,加强分析研判,反复检查防范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切实保障渔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向各县(市)、区、开发区(管理区)文化广电和旅游管理部门及局属各单位发布了紧急通知,要求各单位在4月11日夜间至13日白天切实做好全市文旅行业各项安全防范工作。强化责任落实,全面安排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安全生产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坚决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紧密结合属地文旅企业实际,加强风险研判,强化防范措施,广泛组织发动,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落实责任到岗到人,周密细致做好本轮大风极端天气的各项防范应对工作,突出重点领域,细化防范措施。景区景点要按照属地政府指令,立即采取关闭景区、疏散游客等措施,确保游客安全,所有游乐设施一律不得运行。对非A级旅游景区、网红打卡地风险隐患,加强安全管理,及时疏散游客。加强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强化野外火源管控,及时清扫林下可燃物,严防景区森林火灾。公共文化场所和文博单位要加强建筑设施、户外广告牌、装饰物等隐患排查,采取必要加固措施,杜绝坠落伤人。文旅在建项目和文物修缮工程要停止施工作业,对建筑设施临时搭建物进行加固,撤离工作人员和机械设备,严防人员伤亡事故发生。暂停或延期举办大型演唱会、音乐节等各类营业性演出活动,及时发布活动取消、延期公告,提醒观众做好行程安排,注意出行安全。据不完全统计,河头老街、市图书馆、博物馆、南湖景区、市动物园、迁西凤凰山景区、玉田净觉寺景区、迁安白羊峪长城旅游区、清东陵景区、唐山花海景区、大城山运动之山、培仁历史文化街区、迁西青山关景区、唐山工业博物馆、遵化南山常乐谷景区、迁西喜峰雄关大刀园景区、开滦曲艺社等,均采取了临时闭园、闭馆等措施,相关文化、体育等活动延期举办,有效防止了灾害事故的发生。
隐患排查“加速度”
构筑安全“防风墙”
市城管执法局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与市气象部门加强信息共享和风险研判,提前着手开展风险隐患排查,争分夺秒采取防范措施。大风过境过程中1500余名干部职工坚守工作岗位,确保恶劣天气情况下城市运行安全。市政工地防范应对方面,所有在建工地全部停工,施工人员全部撤离现场,严格落实市政工程临边防护2000余米,加固施工围挡1458组,严防安全事故发生。园林绿化防范应对方面,紧急临时关闭市动物园,对凤凰山、大城山崖边区域实施封闭管理。组织各区成立了37组349人的园林应急抢险队伍,全力保障车辆通行与行人安全。督导共享单车运营企业采取减量投放、统一回库、集中停放、捆绑加固等方式,避免大风导致车辆倒伏阻碍交通。累计检查户外广告牌匾34586块,对26处存在风险隐患广告牌匾采取加固措施,未发生广告破损掉落问题。对损坏的照明设施,市城管执法局出动专业人员组织抢修,截至目前,城市照明受损设施已全部修复完成。完成市主城区公交枢纽、场站、站亭、充电设施安全检查和防风加固工作。实时动态监测各条公交运行线路,视风力情况、道路情况及时采取调线、降速等措施,保障市民出行安全。责成环卫作业单位1100余人全员待命,大风过境后全面开展道路积尘洗扫和垃圾收集,迅速清理树叶、断枝、杂物,保障市容环境卫生整洁。
市住建局第一时间召开全市住建领域安全生产会议,对各项防范措施再强调、再部署,督促各级认真落实监管责任,压实企业责任,确保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到位。各工作专班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发布提示信息,聚焦建筑工地、燃气、城乡自建房、物业管理等住建重点领域,不留死角全面开展隐患排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通过短信、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防风提示,提醒市民避免外出时靠近临时搭建物、枯树等危险区域。同时,严格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制度,压实关键岗位人员责任,落实信息报送机制,确保遇到突发事件第一时间进行有效处理,全力筑牢极端天气下安全防线,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城发集团所属自来水公司、排水公司迅速响应,各水厂、污水处理厂、管网泵站所主要负责人全部返岗到位,并增加专业电工随同值班。提前对机电设施、输送设施等生产单元开展隐患排查,并进行防风加固处理,确保在用、备用设备设施处于最佳状态;加大强风时段巡查力度,做好水质监测工作,及时调整工艺,确保大风期间供水水质安全、污水处理出水稳定达标排放。污水泵站在双路电源保障的基础上,紧急调配两组发电机组,总功率760kW,为泵站安全平稳运行提供双重保障。严阵以待,筑牢城市供水、排水安全防线,为我市居民提供坚实的供水、排水保障。
为应对此次大风恶劣天气,唐山供电公司依托“全景监控平台+人工巡检+联动响应”防风害体系,利用科学手段提升电网抗灾防风韧性。自10日下午至12日,累计处置导线异物、杆塔螺丝松动等隐患130处,加固杆塔拉线、清理通道漂浮物210处,保障了京津冀地区主网安全稳定运行。在远程监控的基础上,唐山供电公司同步组织市区县人工特巡队伍,对重点特殊区段开展“地毯式”巡查。运维人员携带红外测温仪、激光除障仪、风速仪、异物清除杆等装备,重点排查通道漂浮物、线路异物、杆塔螺栓松动等风险隐患和乐亭、曹妃甸等沿海易舞动区段。同时,该公司加强与政府部门及应急救援队伍等的联动,确保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市能源集团所属的燃气集团和天然气公司迅速响应,全面启动防风应急预案,从风险研判、隐患排查、应急储备到宣传引导多维度发力,织密安全防护网。成立应急指挥小组,启动《极端天气燃气安全保障专项方案》,及时跟进气象信息变化,重点针对沿海、老旧小区、户外及气代煤架空管道,以及在建工程、维抢修工地等重点区域,制定“一点一策”防护措施,应急物资、设备、力量提前准备到位。同时,实行24小时领导带班和全员值班制度,确保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全域隐患排查,筑牢安全屏障,聚焦“气源场站—输配管网—用户终端”全链条,开展拉网式安全巡检。强化应急准备,提升响应能力。提前储备应急物资,组建抢险队伍,开展大风天气下管道泄漏处置模拟演练,重点检验应急通讯、现场管控、协同作战等环节,确保接到报警后迅速到达重点区域,妥善处置突发状况。多维宣传引导,增强安全意识。通过燃气管家微信群,发布《大风天气燃气安全温馨提示》,普及“检查管道固定”“发现泄漏立即通风并远离”等避险知识。同时安排安检员上门,对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一对一讲解安全用气要点,帮助排查室外隐患,切实将安全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筑牢市民安全防线
守护群众平安出行
全市交通运输系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积极采取系列措施,全力应对大风天气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努力保障交通运输安全畅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强化预警巡查,消除风险隐患。各级交通运输部门提前对低洼路段、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重点路段进行巡查,特别对地质灾害点、桥梁隧道等高风险的路段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及时加固、拆除隐患设施。唐曹高速对全线63公里的安全设施加固维修78处;玉滨公路检查路面及交通安全设施52公里,桥梁10座、铁路跨线桥1座。根据气象变化和实时路况,配合交警部门对重点路段进行管控和疏导。截至11日18时,市管高速公路排查312.9公里,桥梁1167座,隧道6座。严格运输管控,确保安全运营。坚持以防为主、避险为要,视风力情况对“两客一危”车辆采取停运、绕行或限速措施,杜绝冒险行车。督促运输企业加强驾驶员大风天气安全培训,严防侧翻、追尾等事故。提前在高速公路、国省干线设置分流点,防止大面积拥堵,强化服务区、收费站防风措施,保障滞留车辆及人员安全。紧盯在建项目,加强施工管理。督促工程施工单位有效防范大风等极端天气对施工的安全影响,暂停在建交通工程高空、露天作业,对施工机械设备等设施进行防风加固处理,做好施工驻地和人员密集场所防灾、大型临时设施及结构性工程防垮塌等工作,全力保障在建工程项目安全稳定推进。落实应急值守,畅通信息渠道。严格执行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制度,与公安交警、应急管理、气象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和会商研判机制,密切跟踪气象部门预警信息,多渠道实时发布大风、降温及路况信息。
铁路唐山站第一时间启动大风应急预案,筑牢铁路安全防线。唐山站专题组织铁路外部环境责任共商会议,提示提醒管内沿线属地政府强化监管责任,定期巡查铁路沿线,及时整治轻飘物、彩钢房等隐患,加大对铁路安全法规的宣传力度,提升公众安全意识,切勿在铁路沿线放风筝、烧荒,严禁破坏铁路防护设施,聚焦铁路沿线外部环境安全管理,凝聚共筑铁路外部安全防线的思想共识;加强与属地政府沟通力度,强化路地联动机制,加强外部环境巡视频次和力度,对铁路沿线塑料大棚、彩钢房、防尘苫布等进行集中加固处理,及时捡拾塑料袋等轻飘物,合力保障铁路行车安全;组织客运作业人员对轨旁设备进行检查,重点对轨旁上水设施、接触网等设备进行逐项排查,确保极端大风天气下站台设备状态良好,消除安全隐患,加强站台旅客乘降密集时段盯控力度,加大站台安全提示广播力度,切实筑牢旅客出行安全防线。
市交发集团迅速行动,提前部署,于10日向各单位下发工作通知,并召开专题会议,统筹调配资源,从车辆运营、户外设施加固等多维度发力,全力筑牢城市公交安全防线。交发集团针对城市公交线路采取“实时监控+动态调整”管理模式。要求各公交线路科学研判客流情况,增减车次。叮嘱驾驶员密切关注道路情况,邻水、临崖、空旷区域要减速慢行,同时,扣紧公交车厢顶盖。为确保公交候车设施安全,集团启动“站亭、站牌安全守护行动”。扩充巡检员队伍,对市中心区所有公交候车亭、站牌进行巡视。截至目前,共维修站牌6个,加固候车亭顶部阳光板8个,拆除候车亭2座。此外,集团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基层管理人员同职工一起坚守一线,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持续优化应急举措,用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