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4 12:26:56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环渤海新闻网

唐山:医工智融 赋能健康

视频摄制:记者 包田红 罗旭辉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包田红 罗旭辉 通讯员 费宇萍 潘玉红)4月11日,京津冀医工融合教研与产业转化平台成立仪式暨首届医疗健康机器人产业创新论坛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举行。

此次活动由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主办,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承办,并得到河北省卫健委、唐山市卫健委、唐山市工信局、华北理工大学、河北省机器人产业联盟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来自京津冀多位医学专家学者、机器人行业龙头企业代表、高校师生参加。

华北理工大学以附属医院为依托,与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合作,成立省内首个京津冀医工融合教研与产业转化平台。该平台旨在以需求为导向,通过构建“临床应用—人才智库—技术研发—市场应用”的全链条产业平台,优化资源配置,集聚创新要素,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塑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和创新能力,助力京津冀医疗健康产业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

“医工融合是推动健康科技创新和医疗服务模式变革,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平台的成立,是我校落实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指示的重要举措,更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统筹推进要求的生动实践。通过建立医院、企业、高校科研人员更深层合作的纽带,致力于推动医学新质生产力转化,实现医工融合成果高效转化落地,解决临床实践、健康需求中‘卡脖子’的问题,推进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赋能产业发展。”华北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院长孙国贵介绍说。

近年来,华北理工大学将医工融合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通过建强“新工科”、赋能“新医科”,着力构建“价值—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下一步,华北理工大学将强化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与创新,让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赋能科研、教学、临床及医院管理服务等各领域,持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效率,增进患者体验。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在新质生产力赋能医疗健康领域,为全省卫生健康系统进行了有益探索,为健康河北建设,为精准医学和智能诊疗提供了唐山案例、河北经验。希望通过此次合作,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医疗机构的临床资源优势,以及平台的协调转化优势,为京津冀医疗资源一体化发展注入新动能。”河北省卫健委健康河北指导中心书记、主任吉学介绍说。

大会还举行了首届医疗健康机器人产业创新论坛,多位专家围绕无创脑功能检测与调控技术、人工智能与腔镜手术机器人、骨科手术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等进行了交流研讨。

编辑: 李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