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4 13:23:30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河北日报客户端

“招手截停”,把爱留下

途中电池亏电、车胎漏气,爱车“趴窝”怎么办?路上头疼脑热、小病小恙需要救护咋求助?

4月10日上午,唐山众一救援队爱心私家车主李剑(右)、爱心救护志愿者刘旭蕊对记者驾驶的车辆进行电源强启救援。 河北日报记者 汤润清摄

“只要看到车窗玻璃上贴有‘车内有急救包,有需要请截停’的车辆,就可以在遵守交通规则和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向这些志愿者求助,很快就能得到救援。”唐山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郭姝婷告诉记者。

4月10日8时45分许,记者开着一辆“老爷车”从路北区雨栖凤翔公园出发,向唐山·开滦南湖景区进发。车辆驶入景区南湖大道时,因电池亏电熄了火。打开双闪,放好三角警示牌,一场“模拟实战”开始。

3分钟过去,5分钟过去……由于路段相对隐蔽,没人注意到停放车辆的异常状态。

于是,求助“万能的朋友圈”成为最佳选择。

9时11分,记者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出求助信息,说明具体位置,附上联系方式。

1分钟不到,有人留言慰问、支招;2分钟后,有人发来专业车辆救援机构名片……9时23分,一个尾号0030的电话打了过来:“你好,我是红十字会众一救援队志愿者,刚看到你的求助信息,请稍等,我大约五六分钟赶到。”

9时29分,一辆黑色北京吉普驶来,停靠在记者驾驶的车辆旁。一位手拎急救包的女士跳下车关切地询问:“有没有人受伤?”见记者毫发无损地站在车旁并告知只是电池亏电熄了火,才松了一口气。

这时,停好车的司机师傅已手脚麻利地从后备箱拿出强启动设备,然后熟练地打开车辆引擎盖,简单检查后便连接好强启电源,不一会儿,电池满格,车辆轻松启动。

从爱心私家车抵达现场,到救援行动结束,用时大约15分钟。

这时,唐山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李怡然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了这15分钟背后的爱心传递过程:9时19分,朋友圈信息被转发到“招手截停”爱心私家车志愿者微信群;9时20分,群主@所有人:“有在附近的队友请去救援!”;9时22分,群友李剑回复:“我在附近呢,我有时间。”

…………

李剑是一名出租车司机,他长期轮值晚班,白天时间相对充裕,参与爱心救援成了他的“第二职业”,而同李剑一同赶来的刘旭蕊,是唐山百货大楼的一名销售人员,前不久刚获得“红十字救护员”资格证书。“虽然我不会开车,但想着可以做一些现场救护工作,就一起过来了。”刘旭蕊说。

2023年下半年,唐山市路南区红十字会众一救援队“招手截停”服务项目启动,目前,全市已有101辆爱心私家车参与,提供紧急救护服务400余人次。

“参与‘招手截停’项目的志愿者们都学习过应急救护知识,通过了考核,具有初级救护员证。”唐山市路南区红十字会四级调研员王海燕介绍,每辆爱心私家车都配备应急救援包,里面装有强启动设备、救护包和工具包,不仅可以完成一般性道路救援,还能基本满足院前急救需要,相当于一个小型流动急救站。

在唐山公益联盟爱心驿站,记者见到项目发起人、众一救援队队长刘照臣。他告诉记者,依托“招手截停”服务项目,志愿者们还自发设立了这个爱心驿站,一方面用于集中存放“招手截停”车辆配备的易耗品,同时启动对受困群众的就近援助。(河北日报记者 汤润清)

编辑: 王雅丽